網站首頁 > 信息公開 >霍邱縣范橋鎮 > 監督保障

【領導機制與工作協調機制】霍邱縣范橋鎮政務公開領導機制與工作協調機制

瀏覽次數: 來源:霍邱縣范橋鎮 時間:2025-07-16 11:37    文字大?。篬 ]   背景色:       

第一章 總則

第一條 為了增強政府依法行政的透明度,保障人民群眾的知情權、參與權、監督權,加強執法監督,根據法律、行政法規、以及政務公開規定,結合本鎮實際,制定本辦法。

第二條 本辦法所稱政務公開,是指我鎮及鎮直各單位在依法行使職權過程中,對涉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組織的權利義務和辦事程序等信息,應通過各種有效途徑和辦法予以公開并接受監督的行為或措施。

第三條 政務公開應堅持嚴格依法、全面真實、及時便民、因地制宜和利于監督的原則。

第四條 本鎮在鎮黨委的領導下成立政務公開領導小組,加強對政務公開工作的組織領導和協調推進。

第五條 各單位在政務公開中的主要職責是:制定本單位政務公開制度,開展各類政務公開活動,抓好有關工作落實;提出擬發布政務公開內容的建議,對本單位的政務公開載體、內容及有關設施定期進行檢查;及時組織更新維護有關政務公開的內容;協助完成政務公開領導小組布置的其他事項。各單位辦公(綜合)部門為本單位政務公開工作的主管部門,應指定專人負責本單位政務公開的日常工作。

第二章 政務公開的內容

第六條 原則上凡涉及管理相對人權利義務、職責權限、辦事程序、職業紀律等與本鎮管理有關的事項都應予以公開。各部門重點圍繞本單位基本情況和行政決策、執行、監督的程序、方法、結果等事項,不斷拓展政務公開的內容。

第七條 我鎮政務公開的主要內容包括:

(一)涉及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權利義務的法律、行政法規、行政裁定等;

(二)涉及人民群眾權力和義務的特定事項的決策結果、決策依據和論證情況;

(三)審批項目的相關情況;

(四)辦理各項業務的法律依據、條件、程序、時限,是否收費、收費依據和標準,辦理結果;

(五)管理人民群眾的權利救濟渠道,申請行政復議、行政賠償及提起行政訴訟的途徑;

(六)本鎮以及各鎮直單位、各村的名稱、地址、電話;

(七)業務現場機構設置圖、職責權限以及辦公地點、辦公時間;

(八)辦理現場業務人員的姓名、職務、職責、辦公電話;

(九)業務咨詢窗口、咨詢電話,業務辦理情況和結果的查詢窗口及電話,投訴電話以及意見箱;

(十)政務公開管理部門的名稱、辦公地址、辦公時間、聯系電話;政務公開舉報電話和舉報地址;

(十)其他法律、行政法規定應當公開和本鎮要求公開的內容。

第八條 涉及國家秘密、海關工作秘密、商業秘密、個人隱私、尚未做出正式決定的事項、本鎮規定不宜發布的事項不得公開。

第九條 各單位應根據法律、法規、規章和政策修改或者廢止以及形勢的變化對政務公開的內容及時予以更新維護。

第十條 對于應當公開的政務公開內容,各單位無正當理由不公開的,由辦公室責成相關單位在規定期限內依法予以公開。

第三章 政務公開的形式

第十一條 政務公開的形式要結合各單位實際情況,以實用簡明、便于管理人民群眾知情、參與和監督為原則。

第十二條 各單位應根據公開內容的不同情況,可以采用以下一種或幾種形式及時予以公布:

(一)在業務現場的公告欄、宣傳張貼;

(二)利用電子觸摸屏、滾動電子公告欄、微信公眾號等發布有關信息;

(三)通過門戶網站、網上作業系統或者移動辦公平臺短信系統發布有關信息;

)其他便于公眾及時準確獲取信息的形式。

第四章 政務公開的辦理程序

第十三條 各單位擬發布政務公開資料時,應填寫《政務公開內容發布(更新)審核表》(見附件2),填寫擬發布政務公開的主要內容、發布形式等情況送辦公室審批、歸檔。

第十四條 辦公室對擬公開內容進行初審,并視需要送相關業務主管職能部門進行復審;對涉及行政管理相對人權利義務或有關法律問答內容的,同時送法規處審核;對于重大、敏感的政務公開內容,辦公室報政務公開領導小組審核。

第十五條 辦公室在《政務公開內容發布(更新)審核表》填具審核意見并反饋申請單位。同意發布的,由申請單位選擇適當的形式發布;不同意發布的,申請單位不得發布。

職能部門對需在多個業務現場發布的同一政務公開內容,可制作統一版本下發各基層單位對外發布。

對于經審核同意發布的政務公開內容,申請單位今后需再次發布的,可不再辦理審核手續。但有關法律、行政法規、規章和政策已作修改或者廢止的,仍應按有關程序辦理相關審核手續。

第十六條 對于經審核同意發布的政務公開內容,申請單位需有關單位協助發布的,憑《政務公開內容發布(更新)審核表》按照下列方式自行聯系有關單位予以發布:

1.選擇利用電子觸摸屏、滾動電子公告欄等發布的,申請單位可聯系辦公室,由辦公室專職維護人員負責將政務公開內容輸入電子觸摸屏、滾動電子公告欄中;

2.選擇利用互聯網以及新聞媒體發布的,聯系辦公室,由辦公室在關互聯網頁上或在新聞媒體予以發布。

需其他單位協助發布(更新)的,協助單位在《政務公開內容發布(更新)審核表》中填寫發布(更新)情況反饋后交申請單位送回辦公室,申請單位可復印一份留存。

第十七條 有關單位接到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組織對有關信息向本鄉提出公開的申請,由申請人填寫《政務公開申請表》(附件3),接受單位進行登記后交辦公室統一接收審核。重點審核申請人是否按總署規定的程序提出書面申請;申請書內容是否規范,并視具體情況作出如下處理:

(一)屬于公開范圍的,應當按照有關規定及時對外公布,并告知當事人;

(二)屬于不予公開范圍的,應當告知申請人不予公開的理由;

(三)不屬于本鄉管轄事項范圍的,應告知申請人管轄的部門以及聯系方式;

(四)申請公開信息不存在的,應當告知申請人;

(五)申請公開內容不明確的,應當告知申請人更改、補充申請;

對所有申請能夠當場答復的,辦公室可以直接對有關情況進行登記,不再制發相關文書。

第十八條 辦公室牽頭組織有關部門編寫政務公開手冊。各基層單位可根據本單位實際,視情況編寫本單位的辦事指南,有關內容的審核根據本辦法第十四條、十五條和十六條規定的程序辦理。

第十九條 各單位應根據業務發展及政策調整變化的有關情況,適時組織對政務公開內容進行檢查。對廢止、失效的政務公開內容及時提出更新意見;有關更新維護程序參照政務公開內容的申請程序辦理。

第五章 監督保障

第二十條 建立政務公開的內部監督機制。政務公開工作列入年度工作考核的范圍,各單位領導班子及主要負責人應結合年度述職,在一定范圍內向干部通報實施政務公開工作的情況。

第二十一條 建立廣泛的社會監督網絡。面向社會聘請具有一定代表性的政務公開義務監督員,定期通報政務公開情況,聽取對工作的意見和建議。

第二十二條 建立政務公開評議制度。每年組織政務公開監督員對政務公開是否真實、準確、全面、及時,程序是否符合規定,制度是否落實等進行評議。

第二十三條 培訓管理。負責網站和政務公開平臺更新任務的各部門必須指定專人進行維護,名單報辦公室備案;人員交流時,必須及時向辦公室報備新的維護人員名單。辦公室每年將定期組織專職維護人員進行業務培訓。

第六章 責任追究

第二十四條 辦公室、法規處、監察室等部門應加強對各單位政務公開工作的日常監督檢查,對推行政務公開不力致使管理相對人合法權益受到嚴重侵害、給國家造成重大損失、給海關造成重大負面影響的單位和直接責任人,要追究責任。

第七章 附則

第二十五條  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施行。

標簽:
文件下載
政策咨詢

如果您對該政策文件有疑問,可以撥打標題上方的電話咨詢相關部門。

AV鲁丝一区鲁丝二区鲁丝三|506070欧美胖老太BBW|久久久精品一区|国产尤物亚洲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