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站首頁 > 信息公開 >霍邱縣政府辦公室 > 各類規劃 > 區域規劃

【鄉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霍邱縣城西湖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

瀏覽次數: 來源:霍邱縣城西湖鄉 時間:2025-11-05 17:17    文字大?。篬 ]   背景色:       

《霍邱縣城西湖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批后公告

 

《霍邱縣城西湖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于2025529日獲霍邱縣人民政府批復(批復文號:霍政秘〔202546號)?,F根據《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中發〔201918 號)、《安徽省鄉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規程(試行)》的有關規定,現對霍邱縣城西湖鄉國土空間總體規劃成果進行批后公告,將有關情況公布如下:

一、規劃范圍與期限

1、規劃范圍

規劃范圍包含鄉域、鄉政府駐地兩個層次。其中,城西湖鄉鄉域國土空間范圍面積為232.73平方千米;鄉政府駐地范圍面積為2.01平方千米。

2、規劃期限

本次規劃期限為20212035年,基期年為2020年,近期至2025年,遠期至2035年。

二、發展定位與目標

1、發展定位

安徽蓮藕文化、莊臺文化重要宣傳基地,淮河旅游觀光帶重要節點,霍邱縣周末旅游目的地。

2、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目標

根據上位規劃的要求,結合城西湖鄉發展階段,制定在空間底線與安全、空間結構與安全、空間品質與特色等三個方面的量化指標,分為約束性指標、預期性指標和建議性指標三類。

嚴格落實上位規劃下達的規劃約束性指標,按照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的優先序統籌落實三條控制線,確保三條控制線不交叉不重疊不沖突。至2035年,城西湖鄉耕地保有量不低于11.83萬畝,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不低于10.52萬畝,生態保護紅線面積不低于90.69平方千米,城鎮開發邊界面積不高于0.29平方千米。

三、國土空間總體格局

規劃形成“一核、兩軸、一帶、四片區”的國土空間總體格局。

一核:鄉政府駐地;

兩軸:縣域聯動發展軸、環城西湖發展軸;

一帶:淮河風景帶;

四片區:產業發展片區、現代農業生產片區、綜合發展區、城西湖淮畔荷鄉風貌區。

四、綜合交通體系

立足城西湖鄉的地理與交通區位優勢,落實霍邱縣交通發展戰略,全面強化鐵路、公路等多元交通發展,加強鄉域道路系統與各類對外交通設施的連接,提高高速公路與國省干道的互聯互通水平。

1、對外交通

落實上位規劃交通項目,保障沿淮高鐵、合肥(新橋機場)霍邱阜陽城際鐵路、S20長豐至固始高速霍邱至皖豫界段、G328復線的建設用地空間,構建綠色高效的綜合交通體系。

2、內部交通

提升鄉域路網密度,完善鄉政府駐地與各中心村的道路聯系。提升改造X301新馮路、X302城臨路、X303望臨路、X403長馬路、X405城石路,拓寬Y061、Y063、Y068、Y069、Y095、Y098鄉道等建設用地需求。

3、交通設施

完善公共交通建設,促進鄉政府駐地與村莊的交通耦合,實現綠色出行。公交站點結合各個自然村分布情況系統安排,合理布局公交站點,站址宜設在區域主要道路兩側。加強公交場站布局與城鎮空間布局等協調銜接,促進城鄉交通的一體化,提高交通運輸的綜合效率,加快鄉村公共停車場建設。

五、村莊布局優化

1、鎮村體系規劃

規劃鎮村體系分為鄉政府駐地、中心村、自然村三個等級。

1)鄉政府駐地:城西湖鄉保莊圩安置點及周邊用地。

2)中心村:碉樓村、關嘴村、雙河村、汪集村、王臺村、許集村、棗林村、鄒臺村。

3)自然村:塘組、塘頭組、學校組、磚井組等177個自然村。

2、村莊分類引導

1)行政村分類

依據《霍邱縣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結合村莊發展潛力評價及指南要求,城西湖鄉共劃定城郊融合類村莊1個、集聚提升類村莊8個、搬遷撤并類村莊3個、其他類村莊3個。

城郊融合類:望湖村;

集聚提升類:碉樓村、關嘴村、雙河村、汪集村、王臺村、許集村、棗林村、鄒臺村;

搬遷撤并類:東嶺村、老灘村、陳嘴村;(位于淮河行蓄洪區高程26.4米以下,洪澇災害需整村搬遷)

其他類:城西湖村、望準村、新河口村。

2)自然村分類

按照安全優先、適度集聚、配套完善、服務生產的原則,在充分尊重村民意愿的基礎上,確定鄉域內各自然村分類,其中提升型居民點58個、穩定型居民點39個、收縮型居民點20個和撤并型居民點68個。

六、產業發展

1、產業發展思路

 

圍繞農業種植精品化、產業鏈條完整化、鄉村旅游復合化,以“淮河南岸明珠”為IP,突出區域形象,圍繞現代化產業與加工,以及霍邱全域旅游格局,衍生三大產業鏈。

一是以蓮藕核心產區為抓手形成以“藕+N”為主體的精品農業示范區;二是以糧食加工、蓮藕加工、瓜蔞子形成多層次的產業鏈條;三是圍繞紅色文化和城西湖,打造以體驗+N式的鄉村旅游產業鏈。

2、產業發展布局

結合規劃策略,深入思考片區聯動發展的意義(產業互補、資源共享、特色發展,一個方向,多個目標),規劃形成以城西湖鄉鄉政府駐地為核心,以G328國道為紐帶,以特色資源為突破口的“一核、一軸、兩帶、五區、多點”的發展格局。

一核:以鄉政府為中心的綜合配套服務極核;

一軸:城鄉聯動發展軸;

兩帶:依托淮河和城西湖優勢資源,打造以環湖休閑、觀光采摘為主題的環西湖生態旅游觀光帶和淮河風景觀光帶;

五區:結合片區內資源本底,依托地形、文化等要素,打造生態景觀觀賞區、現代農業示范區、休閑農業體驗區、產業發展區、綜合服務區五大片區;

多點:核心輻射、資源筑底,通過多處農業公園、文化旅游點位的打造,以點帶面,打造農文旅融合示范片區新名片(農家樂、生態采摘園、城西湖、精品民宿、許集漢墓、安豐郡址、高臺孜遺址、龍王廟臺遺址、松滋縣城遺址.......)。

七、鄉政府駐地規劃

1、用地布局

鄉政府駐地規劃用地總面積201.04公頃,重點保障保莊圩安置點的用地需求、保障產業發展、完善道路系統、提升環境品質。

2、道路交通

優化提升城鄉聯系,完善對外交通網絡。由淮河大道和西湖大道作為鄉政府駐地主要對外交通干道,向北連接縣道301新馮路至其他村莊,向南連接縣道302城臨路至其他村莊。主要道路:形成“一橫一縱”道路網絡,其中淮河大道道路紅線寬度24米左右,設置非機動車道,機非分離;西湖大道道路紅線寬度24米左右,設置非機動車道,機非分離;次要道路:農墾路、龍池路、軍墾路等作為主要道路的補充,聯系各片區,紅線寬度1216米。在鄉政府駐地南側新增2處交通場站用地,用于居民日常停車和農機停放的需求。

八、規劃實施保障

1、加強黨的領導

由霍邱縣人民政府與城西湖鄉人民政府共同負責規劃實施。建立政府負責、部門協同、公眾參與、上下聯動的工作機制,制定規劃的實施措施、年度工作安排和監督檢查辦法。完善規劃決策體制和制度,建立重大問題的政策研究機制和專家論證制度,完善重大建設項目的公示制度,提高決策的科學性。健全鄉村建設規劃許可管理制度,按照先規劃、后許可、再建設的原則,優化審批流程、簡化管理措施、強化規劃權威,確保建設符合規劃。

2、加大資金保障

建立有保障的建設資金渠道,是實施規劃的根本保證。財政專項資金重點補助規劃和設施建設,在保障政府投入的同時,積極引入市場機制,多渠道籌集建設資金,要充分調動村民的積極性,村民投入和政府扶持相結合,可考慮分期實施。同時,充分利用好農村的改水、改廁、能源、交通等政策性資金,從而使規劃與建設的資金更有保障。

3.完善規劃實施監督

完善公眾參與制度,建立貫穿規劃編制、實施、監督及鄉村治理全過程的公眾參與機制。

建立并用好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實施監督信息系統。數據庫匯入上級國土空間基礎信息平臺和“一張圖”實施監督信息系統。

完善規劃實施動態監測、評估、預警和考核機制,將國土空間規劃實施情況納入自然資源執法督查內容。

 

 

 

標簽:
文件下載
政策咨詢

如果您對該政策文件有疑問,可以撥打標題上方的電話咨詢相關部門。

AV鲁丝一区鲁丝二区鲁丝三|506070欧美胖老太BBW|久久久精品一区|国产尤物亚洲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