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邱縣城關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2021-2035年)》(以下簡稱《規劃》)于2025年9月23日獲六安市人民政府批復(批復文號:六政秘〔2025〕81號)?,F根據《中共中央 國務院關于建立國土空間規劃體系并監督實施的若干意見》(中發〔2019〕18 號)、《安徽省鄉鎮國土空間總體規劃編制規程(試行)》的有關規定,現對《規劃》成果進行批后公告,將有關情況公布如下:
一、規劃期限和范圍
1.規劃范圍
規劃范圍為城關鎮行政轄區范圍,包括鎮域和鎮政府駐地兩個層次。鎮域規劃范圍55.53平方公里,鎮政府駐地范圍31.04平方公里。
2.規劃期限
本次規劃期限為2021-2035年,基期年為2020年,近期至2025年,遠期至2035年。
二、發展定位與目標
1.發展定位
霍邱縣綜合服務中心,霍邱縣產業智造示范區。
2.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目標
全面落實上位規劃要求,嚴守空間底線,強化產業支撐,夯實民生基礎,彰顯地域特色,建成高質量發展、高品質生活的現代化幸福鄉鎮。
嚴格落實上位規劃下達的規劃約束性指標,按照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生態保護紅線、城鎮開發邊界的優先序統籌落實三條控制線,確保三條控制線不交叉不重疊不沖突。至2035年,城關鎮耕地保有量不低于2.48萬畝,其中永久基本農田保護面積不低于1.74萬畝;生態保護紅線面積不低于0.53平方千米;城鎮開發邊界不超過21.60平方千米。
三、國土空間總體格局
落實區域和縣級空間戰略,立足自然地理格局、資源稟賦和城鎮化發展階段特征,支持構建“一心兩軸、一廊五區”的國土空間開發保護總體格局,促進三生空間融合。
“一心”:指綜合服務中心;
“兩軸”:產城融合軸、湖城聯動軸;
“一廊”:臥陽渠中央景觀綠廊;
“五區”:即城市綜合服務區、新城品質生活區、老城文化商業區、傳統制造產業區、近郊生態農業區。
四、綜合交通體系
立足地理與交通區位優勢,落實上位國土空間規劃及相關專項規劃要求,加強鎮域道路系統與高速、省道等對外交通設施的連接。
1.對外交通
形成“兩橫一縱兩聯”的鎮域主要交通骨架網絡,提升交通效率。加強與周邊城市的鐵路交通聯系,優化鐵路樞紐布局,銜接和落實合肥(新橋機場)霍邱阜陽城際鐵路,保障建設用地。
2.內部交通
通過實施拓寬、延伸、硬化和新建工程,推進農村公路聯網成環、提檔升級,提升通達能力,提高通戶比例,形成四向鋪陳、枝狀放射的道路布局。加強農村路域環境整治,實施農村公路路域環境潔化、綠化、美化,營造美麗宜人并具有文化氛圍的農村交通出行環境。
3.交通樞紐
按照“零距離換乘”“無縫銜接”要求,加強霍邱汽車客運總站與國土空間規劃協調銜接,促進樞紐與干線交通網絡、城鄉交通的一體化銜接,提高交通運輸綜合效率。
五、村莊布局優化
1.行政村分類
依據上位相關規劃,結合地理區位、資源稟賦、基礎條件和村莊發展趨勢分析,城關鎮8個行政村均為城郊融合型。
2.自然村分類
在充分尊重村民意愿的基礎上,確定提升型村民組22個、穩定型村民組11個、收縮型村民組22個、撤并型村民組13個。
六、產業發展
筑牢新型工業之基。緊抓合肥建設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合六經濟走廊及合肥都市圈戰略機遇,以城北工業園提質擴容為核心載體,深度融入長三角產業鏈分工。聚焦新材料、電子信息、農副產品精深加工三大領域,強化靶向招商,承接高技術、高附加值環節轉移,推動產業集群化發展。實施“空間重構+服務升級”雙輪驅動,統籌生產、研發、物流功能布局,建設標準化廠房、共享實驗室等基礎設施,完善人才公寓、商業配套等公共服務,提升園區綜合承載力。探索“飛地經濟”“園中園”等合作模式,深化與合肥高新區協同聯動,構建“研發在合肥、轉化在本地”的產業生態,賦能工業轉型升級。
奠定現代服務業之勢。度融入長三角一體化和淮河生態經濟帶發展戰略,以文旅融合為突破口,以建設現代公共文化和旅游服務體系為抓手,制定和實施區域文旅融合行動計劃和實施方案,聚焦區域生態文化品牌共建、文化和旅游消費市場互聯互通、跨區域旅游營銷合作,構建文化和旅游發展共同體。協同合霍產業園,推動生產性服務業向專業化和價值鏈高端延伸,加快發展研發設計、現代物流、法律服務等服務業,推動現代服務業同先進制造業、現代農業深度融合;推動生活性服務業向高品質和多樣化升級,培育健康養老、社區家政、文體休閑等新業態,提高服務質量,促進向便利化、精細化和高品質化轉變,打造縣域服務業高地。
七、鎮政府駐地規劃
1.用地布局
鎮政府駐地規劃用地總面積3104.37公頃。合理調控城鎮居住用地規模,優化居住用地布局;優化工業用地空間布局,提高集聚效率,形成規模效應;優化公共服務設施布局,強化核心服務設施的集聚布局;聯動水門塘公園、城東湖和城西湖,營建城市生態綠環,串聯濱水濕地公園、濱水廣場綠地、田園郊野公園,構建湖田擁城、綠道環城、綠廊通城的城市綠地體系。
2.道路交通
周邊共設置3處出入口,通過光明大道、蓼中路、東環路等實現與高速出入口便捷聯系。規劃保留霍邱汽車客運總站。規劃主干路、次干路、支路三級城市道路。利用主干路形成“環形”對外道路系統,通過方格網次干路銜接對外道路和聯系不同的功能分區。
八、規劃實施保障
1.加強組織領導
建立政府負責、部門協同、公眾參與、上下聯動的工作機制,制定推進鄉鎮規劃的實施措施,按照近期項目計劃制定鄉鎮年度工作安排及重點項目的部署;監督檢查各年度工作的推進、執行情況。
2.加強規劃宣傳
充分利用各種媒介向社會公布和宣傳鄉鎮國土空間規劃,建立規劃宣傳和交流互動機制,將規劃核心內容納入村規民約,增強公眾對生態環境保護、國土空間合理開發、自然資源節約集約利用重要性的認識。完善社會監督機制,鼓勵公眾積極參與規劃的實施和監督。
3.建立長效機制
利用國土空間規劃“一張圖”實施監督系統,實現對規劃執行情況實時監測、預警和定期評估。將規劃實施管理列入政府工作政績考核內容,定期考核,做到有管理目標、管理制度、管理隊伍、管理經費、運作機制、監督措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