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有關鄉鎮黨委、政府,經濟開發區(現代產業園)、長集現代產業園管委,縣直有關單位,有關直屬機構:
為認真做好縣十八屆人大四次會議代表議案建議和縣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委員提案辦理工作,根據辦理工作有關規定和議案建議、提案內容,以及單位職責分工,按照分級負責、歸口辦理原則,經充分征求意見,將204件縣人大代表建議(其中列為議案1件,重點建議8件)和302件縣政協委員提案(其中列為重點提案8件),分別交由有關鄉鎮、經濟開發區(現代產業園)和縣直有關單位負責辦理?,F就做好辦理工作通知如下。
一、提高政治站位,增強辦理意識。辦理代表議案建議和委員提案是發揚社會主義民主、健全社會主義法治的重要內容,是政府接受法律監督和民主監督的重要途徑,是依憲施政、依法行政,以科學民主決策回應社會關切和服務人民的重要體現。各承辦單位在辦理議案建議、提案過程中務必提高政治站位,切實增強政治責任感和歷史使命感,加強對議案建議、提案內容的分析研究,認真采納合理意見和建議,積極主動解決代表委員反映的問題。要堅持單位主要負責同志負總責、分管負責人直接抓、股室承辦人員具體辦理的工作機制,建立健全辦理工作臺賬,對各個環節和各項任務定人員、定時限、定標準,確保按時高質量完成辦理工作。
二、加強溝通聯系,壓實工作責任。各承辦單位要堅持“辦前了解意圖,辦中溝通協商,辦后跟蹤回訪”的全過程溝通工作機制,充分聽取代表、委員的意見建議,確保溝通率達到100%。對涉及重點、難點問題和突出民生問題的建議、提案,要采取現場辦理、當面溝通、實地調研等方式,邀請代表、委員參與辦理,共同協商找準解決問題的途徑。凡是交由兩個或兩個以上單位共同承辦的,均明確了主辦單位和協辦單位,主辦單位負責牽頭協調有關單位共同辦理,協辦單位負責落實工作范圍內的辦理任務并及時將協辦意見送交主辦單位,最后由主辦單位負責匯總整理辦理情況,答復代表、委員。對代表建議和委員提案所涉及的問題,能盡快落實的,要抓緊落實;因條件限制短期內難以解決的,要建立跟蹤落實工作臺賬,采取具體措施,逐步協調解決;因政策規定限制或超出本級政府職責范圍確實難以解決的,要實事求是向代表、委員解釋說明,取得理解。
三、規范答復程序,把握完成時限。各承辦單位對建議和提案的答復要有實際內容,要有針對性,意見要明確,杜絕以工作情況匯報代替答復,杜絕敷衍應付草率答復,杜絕出現錯字漏詞等低級錯誤。答復代表、委員應按規定的格式行文,對已經解決或基本解決的,用“A”標明;對正在解決或已列入計劃準備解決的,用“B”標明;對因受目前條件限制或其他原因暫時無法解決的,用“C”標明,并在文末規定位置署上經辦人姓名、聯系電話等(見附件6)。在向代表、委員送達辦理情況答復函時,一并請代表、委員填寫征詢意見表。所有建議、提案的辦理答復工作必須在今年8月底前全面完成,回復率要達到100%。根據《霍邱縣辦理人大代表建議、批評和意見的規定(暫行)》(邱人常發[2019]7號)和政協委員提案辦理工作有關要求,各承辦單位要及時在霍邱縣人民政府網站“建議提案辦理”欄目公開辦理答復情況,接受人大代表、政協委員和人民群眾監督,積極營造良好的社會輿論氛圍。
四、強化跟蹤督辦,確保辦理實效。縣人大常委會辦公室、縣政府辦公室、縣政協提案委要加強跟蹤督辦,采取隨機抽查、專項督辦、重點跟蹤、復文審核等方式,對人大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的辦理情況開展督促檢查,切實提高辦結率、滿意率。對上一年度B類的代表建議和政協委員提案要開展“回頭看”,持續跟進,著力解決后續問題。各承辦單位要進一步提高責任意識,改進辦理工作方式方法,加快工作進度,使代表、委員所提建議盡快得到落實。對代表、委員反饋辦理結果不滿意的,承辦單位要限期重新辦理,并進行二次督辦;對建議、提案辦理質量不達標或格式不規范的,將退回重辦并予以通報,辦理結果納入年度目標管理績效考核內容,真正把代表、委員所提建議和反映的問題落到實處,確保辦理工作取得實實在在的成效。
附件:1. 縣十八屆人大四次會議代表議案交辦表
2. 縣十八屆人大四次會議代表重點建議交辦表
3. 縣十八屆人大四次會議代表建議交辦表
4. 縣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委員重點提案交辦表
5. 縣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委員提案交辦表
附件1
縣十八屆人大四次會議代表議案交辦表
序號 |
領銜 代表 |
標題 |
縣人大 牽頭領導 |
縣政府 牽頭領導 |
主辦單位 |
協辦 單位 |
縣政府辦 聯系負責人 |
1 |
劉 偉 |
關于借勢礦地融合發展,打造馮井礦山生態文旅特色小鎮的議案 |
李 躍 王光華 |
毛玲霞 |
馮井鎮 |
縣文旅體育局 |
李 蓬 |
附件2
縣十八屆人大四次會議代表重點建議交辦表
序號 |
領銜 代表 |
標題 |
縣人大 牽頭領導 |
縣政府 牽頭領導 |
主辦單位 |
協辦 單位 |
縣政府辦 聯系負責人 |
1 |
陶長俊 |
關于進一步抓好高標準農田建設的建議 |
張大喜 |
楊軍章 |
縣農業農村局 |
各鄉鎮 |
王 衛 |
2 |
潘 勘 |
關于利用區域名稱打造好地方品牌的建議 |
劉德勇 |
楊軍章 |
縣農業農村局 |
縣商務局 縣工商聯 |
王 衛 |
3 |
鹿建慶 |
關于加快推進鄉鎮綜合行政執法改革的建議 |
劉德勇 |
王 竹 |
縣委編辦 |
各鄉鎮 縣司法局 |
王傳剛 |
5 |
魏 超 |
關于進一步加強交通安全管理共建共治的建議 |
任 麗 |
朱成亮 |
縣公安局 |
縣交通局 縣公路中心 縣重點處 縣城管局 縣教育局 縣農機中心 |
吳 超 |
6 |
陳正文 |
關于加快水門塘公園開發利用的建議 |
王光華 |
毛玲霞 |
縣文旅體育局 |
縣文旅中心 |
李 蓬 |
7 |
戚玉玉 |
關于加大計劃生育優惠政策支持力度,促進生育率提高的建議 |
王光華 |
呂 彬 |
縣衛健委 |
|
王 浩 |
8 |
李永紅 |
關于在霍邱縣城區城隍廟大街“西門口”規劃建設沿崗河大橋的建議 |
張大喜 |
王 竹 |
縣水利局 |
縣住建局 縣交通局 縣規劃中心 縣自然資源局 |
王傳剛 |
.附件3
縣十八屆人大四次會議代表建議交辦表
序號 |
領銜代表 |
標 題 |
主辦單位 |
協辦單位 |
1 |
王慶峰 |
關于解決村級斷頭路的建議 |
縣交通局 |
|
2 |
王學艷 |
關于農村道路提升改造的建議 |
縣交通局 |
|
3 |
王曉明 |
關于縣牽頭實施G328城東湖大橋與羅花路連接線項目的建議 |
縣交通局 |
|
4 |
龍如梅 |
關于高塘鎮粉坊村塌陷區道路修復建議 |
縣交通局 |
|
5 |
朱文啟 |
關于加強全縣道路超載管控的建議 |
縣交通局 |
縣公安局 |
6 |
孫永明 |
關于對戶胡鎮X036道路戶胡鎮街道段改造提升的建議 |
縣交通局 |
|
7 |
李澤春 |
關于眾興集鎮西皋大橋及兩端路面“柏油黑化”工作的建議 |
縣交通局 |
|
8 |
李春友 |
關于105國道擴寬改造提升的建議 |
縣交通局 |
|
9 |
楊中霞 |
關于修建桃花路的建議 |
縣交通局 |
|
10 |
楊忠敏 |
關于白蓮鄉白蓮村至石店鎮三連塘村水泥路整治的建議 |
縣交通局 |
白蓮鄉 |
11 |
余世彬 |
關于重建馮瓴主干道——鄉南路的建議 |
縣交通局 |
|
12 |
張玲光 |
關于對X038縣道改造提升的建議 |
縣交通局 |
|
13 |
羅厚喜 |
關于加強王截流鄉道路建設的建議 |
縣交通局 |
|
14 |
周 勇 |
關于加寬邵烏路的建議 |
縣交通局 |
|
15 |
鄭文義 |
關于再提拓寬105國道的建議 |
縣交通局 |
|
16 |
趙學以 |
關于盡早實施花園鎮安康路提升改造的建議 |
縣交通局 |
花園鎮 |
17 |
徐紅林 |
關于X221岔丁路(岔周段)升級改造的建議 |
縣交通局 |
|
18 |
唐兵書 |
關于對俞丁路三流境內進行“白改黑”的建議 |
縣交通局 |
三流鄉 |
19 |
曹義林 |
關于徐彭路急需升級改造的建議 |
縣交通局 |
彭塔鎮 |
20 |
曹義林 |
關于新建淠河隱賢大橋的建議 |
縣交通局 |
|
21 |
蔣家友 |
關于重建曹廟鎮蒿子堰大橋的建議 |
縣交通局 |
|
22 |
王振球 |
關于加強農藥包裝廢棄物回收處理工作的建議 |
縣農業農村局 |
縣生態環境分局 |
23 |
方 群 |
關于農作物秸稈“以禁促用”到“以用促禁”資源化利用的建議 |
縣農業農村局 |
各鄉鎮 |
24 |
杜宜璐 |
關于進一步完善農村土地確權工作的建議 |
縣農業農村局 |
縣民政局 |
25 |
鹿建慶 |
關于出臺我縣加強和村民建房管理和提升服務村民建房質量的規范性文件的建議 |
縣農業農村局 |
縣自然資源局 |
26 |
王 瓊 |
關于提升農業生產綜合能力的建議 |
縣農業農村局 |
城西湖鄉 |
27 |
牛傳家 |
關于當家塘擴挖清淤的建議 |
縣農業農村局 |
|
28 |
閆艷艷 |
關于提倡一稻雙蝦種植模式的建議 |
縣農業農村局 |
縣自然資源局 |
29 |
李培根 |
關于加強農田配套設施提升與完善的建議 |
縣農業農村局 |
|
30 |
沈大霞 |
關于加快高標準農田建設整村推進步伐的建議 |
縣農業農村局 |
|
31 |
張修云 |
關于加快對鄉鎮農轉用指標傾斜確保農民建房剛需的建議 |
縣農業農村局 |
各鄉鎮 |
32 |
張耀明 |
關于進一步完善高標準農田建設配套設施規劃設計,協調推進農業生產用電基礎設施的建議 |
縣農業農村局 |
縣供電公司 |
33 |
姚 赟 |
關于進一步加強對村級集體資產管理的建議 |
縣農業農村局 |
|
34 |
黃曉霜 |
關于獎勵外出農民工返鄉種地的建議 |
縣農業農村局 |
|
35 |
臧曉詩 |
關于建設小麥良種繁育示范基地的建議 |
縣農業農村局 |
王截流鄉 |
36 |
戴傳群 |
關于加強高標準農田整治管理的建議 |
縣農業農村局 |
縣水利局 |
38 |
曾凡誠 |
關于將霍邱縣第二輪土地承包到期后再延長30年整縣推進試點工作經費追加為2025年縣級財政預算的建議 |
縣農業農村局 |
縣財政局 |
39 |
王銀圣 |
關于明確機關事業單位職工生育補貼支付渠道并納入財政預算項目的建議 |
縣衛健委 |
|
40 |
王保華 |
關于要求增加、改善衛生院醫療設備和改善安置小區衛生室建設的建議 |
縣衛健委 |
宋店鎮 |
41 |
方國志 |
關于孟集鎮二級綜合醫院遷建的建議 |
縣衛健委 |
|
42 |
李天威 |
關于基層醫療衛生機構醫防體系建設薄弱的建議 |
縣衛健委 |
|
43 |
李佩兵 |
關于加強村級衛生室建設的建議 |
縣衛健委 |
|
44 |
汪火紅 |
關于基層衛生系統人才隊伍建設存在問題及建議 |
縣衛健委 |
|
45 |
張國田 |
關于推進鄉鎮衛生院基礎設施建設步伐的建議 |
縣衛健委 |
|
46 |
羅 意 |
關于優化鄉鎮衛生院建設的建議 |
縣衛健委 |
|
47 |
孟令鋒 |
關于民生實事“兩癌”篩查項目資金保障的建議 |
縣衛健委 |
縣財政局 |
48 |
趙 耀 |
關于妥善化解村衛生室固定資產中鄉村醫生集資款項的建議 |
縣衛健委 |
|
49 |
晁良軍 |
關于修建馬店鎮衛生院大門和進門道路的建議 |
縣衛健委 |
馬店鎮 |
50 |
徐以紅 |
關于完善農村醫療系統的建議 |
縣衛健委 |
|
51 |
屠冬菊 |
關于加強縣級醫院醫療機構體檢水平的意見建議 |
縣衛健委 |
|
52 |
屠幫友 |
關于完善獨生子女獎扶政策的建議 |
縣衛健委 |
|
53 |
謝德權 |
關于基層老百姓“看病難”問題的建議 |
縣衛健委 |
縣醫保局 |
54 |
劉敬濤 |
關于城西湖保莊圩居民遷入安置工程學校公建部分項目優化的建議 |
縣教育局 |
|
55 |
李 濤 |
關于盤活教育閑置資產規劃中小學生勞動實踐基地的建議 |
縣教育局 |
|
56 |
李 琳 |
關于加強學生體能訓練的建議 |
縣教育局 |
|
57 |
楊明生 |
關于舉辦霍邱縣高考補習中心的建議 |
縣教育局 |
|
58 |
吳永清 |
關于切實加強中小學勞動教育工作的建議 |
縣教育局 |
|
59 |
張文勤 |
關于改善農村學生家庭教育的建議 |
縣教育局 |
|
60 |
陳正文 |
關于進一步解決城區大校額推進全縣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的建議 |
縣教育局 |
|
61 |
周 軍 |
關于整合進校園事務,切實減輕學校負擔的建議 |
縣教育局 |
|
62 |
趙以霞 |
關于加強青少年素質教育的建議 |
縣教育局 |
|
63 |
胡中梅 |
關于進一步關注、支持民辦幼兒園的建議 |
縣教育局 |
|
64 |
郜術坤 |
關于規劃建設霍邱研學線路,助推縣域“三產”經濟提升的建議 |
縣教育局 |
縣文旅中心 |
65 |
郜術坤 |
關于科學利用教育資源的建議 |
縣教育局 |
|
66 |
梁常玉 |
關于將全縣中小學學生課桌椅更換為可躺式午休課桌椅的建議 |
縣教育局 |
|
67 |
傅 蒙 |
關于“推進學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優質發展”的建議 |
縣教育局 |
|
68 |
劉良軍 |
關于沿崗河防洪治理四期項目變更優化設計方案的建議 |
縣水利局 |
|
69 |
劉治軍 |
關于王截流、陳郢保莊圩居民遷入安置工程安裝智能水表和供水的建議 |
縣水利局 |
|
70 |
李傳斌 |
關于高塘鎮新橋村沿崗河大橋年久失修需要重建的建議 |
縣水利局 |
高塘鎮 |
71 |
宋文鋒 |
關于貫通龍騰保莊圩與附近村莊撤退路的建議 |
縣水利局 |
縣建發中心 |
72 |
羅厚喜 |
關于沿崗河堤頂道路等基礎設施提升的建議 |
縣水利局 |
縣交通局 |
73 |
方友陸 |
關于盡早實施花園鎮魏河堤頂硬化工程提升防洪能力的建議 |
縣水利局 |
花園鎮 |
74 |
方國棟 |
關于對淠河民生大堤加固的建議 |
縣水利局 |
馮瓴鎮 |
75 |
余寬俊 |
關于回收長集等鄉鎮自來廠的建議 |
縣水利局 |
|
76 |
羅厚喜 |
關于加強王截流鄉西小河治理與灌溉水利設施建設的建議 |
縣水利局 |
王截流鄉 |
77 |
胡慶祝 |
關于加強天竹村水利基礎設施建設的建議 |
縣水利局 |
花園鎮 |
78 |
徐樹葉 |
關于盡快實施淠史杭灌區現代化改造范橋鎮周店支渠的建議 |
縣水利局 |
范橋鎮 |
79 |
曹士禮 |
關于加強灃東干渠管理的建議 |
縣水利局 |
|
80 |
曹義林 |
關于要求小淠河東西兩岸同時治理的建議 |
縣水利局 |
|
81 |
韓 偉 |
關于取消農民種田征收水費的建議 |
縣水利局 |
縣供電公司 |
82 |
楊明生 |
關于規范淮河大道交通標線的建議 |
縣城管局 |
縣公安局 |
83 |
湯迎賓 |
關于在城區部分路段增設垃圾桶(箱)投放點的建議 |
縣城管局 |
|
84 |
李現兵 |
關于加強城區“嚴管街”人、車、行、走、停放管理的建議 |
縣城管局 |
|
85 |
李現兵 |
關于規范管理“嚴管街”道路兩旁擺攤設點的建議 |
縣城管局 |
|
86 |
李 苗 |
關于拆除淮河大道與三流集路交匯處綠化帶保障交通安全的建議 |
縣城管局 |
縣公安局 |
87 |
楊明生 |
關于對臥陽渠進行清污治理的建議 |
縣城管局 |
縣住建局 |
88 |
張家濤 |
關于增加城區道路綠化面積的建議 |
縣重點處 |
縣城管局 |
89 |
陳德炯 |
關于規范五岳西路占道經營,整治隨意停放車輛的建議 |
縣城管局 |
縣公安局 |
90 |
孟憲芝 |
關于在霍邱公共停車場及小區增設新能源汽車充電樁的建議 |
縣城管局 |
縣發改委 |
91 |
郜慶陽 |
關于在蓼都花園小區院墻外西側增設公廁的建議 |
縣城管局 |
|
92 |
鄭 斌 |
關于規范路邊攤經營的建議 |
縣城管局 |
縣市監局 |
93 |
王銀圣 |
關于建設環東湖觀光公路打造環東湖觀光生態農業帶的建議 |
縣交通局 |
縣農業農村局 |
94 |
金碎珍 |
關于進一步完善水門塘景觀設施的建議 |
縣文旅體育局 |
|
95 |
臧曉詩 |
關于將王截流鄉“老圩溫泉”建設項目納入我縣“十五五”重大工程項目建設的建議 |
縣文旅體育局 |
王截流鄉 |
96 |
王秀賢 |
關于依托安陽山推進馬店鎮全域旅游的建議 |
縣文旅體育局 |
馬店鎮 |
97 |
占昌國 |
關于整合項目資金,打造縣域文旅產業的建議 |
縣文旅體育局 |
|
98 |
白 靜 |
關于加強嚴禁未成年人進入娛樂場所的建議 |
縣文旅體育局 |
縣公安局 |
99 |
臺建春 |
關于發展霍邱文體事業的建議 |
縣文旅體育局 |
|
100 |
羅厚喜 |
關于加快王截流鄉旅游資源開發的建議 |
縣文旅體育局 |
王截流鄉 |
101 |
黃冠群 |
關于發展“研學+農文旅”的建議 |
縣文旅體育局 |
縣農業農村局 |
102 |
戴澤樸 |
關于建設城西湖軍墾紀念塔的建議 |
縣退役軍人局 縣機關事務中心 |
|
103 |
葉 偉 |
關于打造“大義霍邱”文化IP,提高霍邱知名度、影響力的建議 |
縣文旅體育局 |
縣文聯 |
104 |
莊 毅 |
關于嚴管S245高速連接線交通秩序的建議 |
縣公安局 |
|
105 |
李燕軍 |
關于嚴防“備案式”詐騙危害群眾的建議 |
縣公安局 |
縣市監局 |
106 |
陳 洋 |
關于適當放開煙花爆竹禁放的建議 |
縣公安局 |
縣消防救援局 |
107 |
秦丹丹 |
關于進一步加強全縣中小學上放學期間護學警力保障的建議 |
縣公安局 |
縣交通局 |
108 |
班心良 |
關于齊抓共管推動打擊治理跨境網絡賭博工作持續向好的建議 |
縣公安局 |
縣檢察院 |
109 |
黃洪勇 |
關于要求增加酒駕等違法違規交通行為清查頻次和對低速三四輪車整治力度的建議 |
縣公安局 |
縣市監局 |
110 |
龔言超 |
關于霍邱縣公安局新店派出所恢復戶籍業務的建議 |
縣公安局 |
|
111 |
張耀明 |
關于在105國道烏龍段設立測速設備的建議 |
縣公安局 |
縣交通局 |
112 |
夏 黎 |
關于在防范和打擊電信網絡新型違法犯罪工作中加強綜合治理和經費保障的建議 |
縣公安局 |
縣反詐聯席 成員單位 |
113 |
王西宇 |
關于對部分鄉鎮統籌安排工業用地指標的建議 |
縣自然資源局 |
縣工信局 |
114 |
王振明 |
關于將縣老年大學遷入“老三中”的建議 |
縣教育局 |
縣老干部中心 縣自然資源局 縣國資委 |
115 |
肖 寅 |
關于加強做好涉礦鄉鎮礦山企業可持續發展與當地群眾住房安全協調統一的建議 |
縣自然資源局 |
縣應急局 |
116 |
曾偉紅 |
關于產業發展用地規劃的建議 |
縣自然資源局 |
縣農業農村局 |
117 |
丁可保 |
關于繼續實施土地增減掛鉤的建議 |
縣自然資源局 |
|
118 |
方友陸 |
關于將土地增減掛鉤等項目新增耕地納入糧補補貼范圍的建議 |
縣農業農村局 |
縣自然資源局 縣財政局 |
119 |
徐紅林 |
關于解決新建岔路鎮全民健身廣場用地指標的建議 |
縣自然資源局 |
岔路鎮 |
120 |
李春鋒 |
關于在王截流鄉部分路口增設紅綠燈的建議 |
王截流鄉 |
縣公安局 |
121 |
姜 虹 |
關于王截流鄉行蓄洪區內原址保護村莊建設規劃的建議 |
王截流鄉 |
縣建發中心 |
122 |
屠傳軍 |
關于王截流保莊圩安置區未來發展規劃的建議 |
王截流鄉 |
縣自然資源局 |
123 |
謝 峰 |
關于合理利用居民遷建安置點預留發展用地的建議 |
王截流鄉 |
|
124 |
謝 峰 |
關于居民遷建安置點產業發展的建議 |
王截流鄉 |
縣文旅體育局 |
125 |
臧曉詩 |
關于對王截流、陳郢保莊圩內原址保護區進行綜合整治提升的建議 |
王截流鄉 |
|
126 |
王秀賢 |
關于提高留守兒童特殊群體待遇的建議 |
縣民政局 |
馬店鎮 |
127 |
王學艷 |
關于做好農村留守兒童關心關愛工作的建議 |
縣民政局 |
縣教育局 |
128 |
宋坤權 |
關于殯葬改革一刀切的建議 |
縣民政局 |
|
129 |
劉 彪 |
關于加強社會福利的建議 |
縣民政局 |
縣衛健委 |
130 |
陶 靜 |
關于完善基本養老體系助推基層社會治理的建議 |
縣民政局 |
縣人社局 |
131 |
韋云香 |
關于加快推進王截流鄉蓄洪遷建工程建設的建議 |
縣建發中心 |
王截流鄉 |
132 |
劉玉霞 |
關于要求對淮河行蓄洪區保莊圩居民遷建公建部撥付配套裝飾裝修資金的建議 |
縣建發中心 |
縣教育局 |
133 |
陳廣俠 |
關于變更保莊圩內安置房院門方式的建議 |
縣建發中心 |
|
134 |
陳廣俠 |
關于澆筑保莊圩內安置房院內地坪的建議 |
縣建發中心 |
|
135 |
張傳紅 |
關于在馬店鎮區東南西北布局四大停車場的建議 |
馬店鎮 |
縣文旅體育局 |
136 |
邵英海 |
關于在馬店建大型停車場,減少車輛違規停放的建議 |
馬店鎮 |
縣公安局 |
137 |
占昌國 |
關于加大副城區基礎設施投入力度,增強副城區承載力的建議 |
馬店鎮 |
縣生態環境分局 |
138 |
胡萬勇 |
關于增加三項充電樁(快充)的建議 |
縣發改委 |
縣供電公司 |
139 |
王仁松 |
關于為民營經濟提供更好政策、更優環境的建議 |
縣發改委 |
縣營商中心 |
140 |
葉 偉 |
關于搶抓風口,推進霍邱低空經濟發展的建議 |
縣發改委 |
縣工信局 |
141 |
蔣 靜 |
關于農村環境衛生整治的建議 |
縣農業農村局 |
各鄉鎮 |
142 |
劉立波 |
關于漸進式開展鄉村人居環境整治,增強以點帶面引領效力的建議 |
縣農業農村局 |
各鄉鎮 |
143 |
劉 峰 |
關于持續發展再生稻生產的建議 |
縣農業農村局 |
相關鄉鎮 |
144 |
王曉明 |
關于探索優化我縣秸稈禁燒政策發展生態循環農業的建議 |
縣生態環境分局 |
縣農業農村局 |
145 |
左青明 |
關于秸稈禁燒工作的建議 |
縣生態環境分局 |
縣農業農村局 |
146 |
崔德柱 |
關于秸稈禁燒工作的建議 |
縣生態環境分局 |
縣農業農村局 |
147 |
楊明生 |
關于打通水門塘路、雙湖路、玉泉路與長城大道(S245)連接線的建議 |
縣重點處 |
縣住建局 |
148 |
宋萬忠 |
關于霍壽路"平安駕校至陳埠職高"路段的道路提升及沿路民房和企業用房拆遷的建議 |
縣住建局 |
新店鎮 |
149 |
唐正倩 |
關于“口袋公園”建設的建議 |
縣城管局 |
縣住建局 |
150 |
王壽林 |
關于亮化、美化霍邱縣南大門的建議 |
曹廟鎮 |
|
151 |
朱玉山 |
關于曹廟鎮老郢村新建提水站的建議 |
曹廟鎮 |
縣水利局 |
152 |
汪培如 |
關于解決三流鄉稻蝦養殖供水不足問題的建議 |
三流鄉 |
縣水利局 |
153 |
桑業群 |
關于對三流鄉沿城東湖7個村集體泵站進行更新改造的建議 |
三流鄉 |
縣農業農村局 |
154 |
陳長輝 |
關于消除G328國道交通安全隱患的建議 |
縣公路中心 |
縣交通局 |
155 |
何 闖 |
關于對霍眾路沿線行道樹等視線遮擋物進行全面清理的建議 |
縣公路中心 |
|
156 |
陳長輝 |
關于請供電部門完善小區地下車位電動汽車充電樁配套設施的建議 |
縣供電公司 |
縣發改委 |
157 |
余忠遠 |
關于農村家電以舊換新及室內線路老化同步延伸以舊換新的建議 |
縣供電公司 |
|
158 |
李萬祥 |
關于美好鄉村建成后加強管理維護的建議 |
縣美麗中心 |
|
159 |
陳海倫 |
關于對鄉村振興基礎設施項目要注重持久發展的建議 |
縣美麗中心 |
縣農業農村局 |
160 |
劉如彬 |
關于治理府前街菜市場規范經營的建議 |
縣商務局 |
|
161 |
郜術坤 |
關于推動府前街農貿市場整體搬遷至蓼城廣場地下商場的建議 |
縣商務局 |
縣城管局 |
162 |
葉 偉 |
關于打造全國性品牌、將霍邱龍蝦產業做精做優的建議 |
縣水產中心 |
縣農業農村局 |
163 |
沙從軍 |
關于在三流鄉建設標準化“小龍蝦”育苗基地的建議 |
縣水產中心 |
三流鄉 |
164 |
葉 偉 |
關于推行發票“兌獎”活動,提高稅收的建議 |
縣稅務局 |
縣融媒體中心 |
165 |
陶長俊 |
關于明確工程合同稅率結算約定的建議 |
縣稅務局 |
|
166 |
呂旭國 |
關于解除基層用藥限制和增加基層用藥品種品規的建議 |
縣醫保局 |
|
167 |
金 鑫 |
關于新農合逐年上漲農民負擔過重的建議 |
縣醫保局 |
縣稅務局 |
168 |
劉良軍 |
關于合理確定村干部參與村“兩委”換屆最高年齡限制的建議 |
縣委組織部 |
|
169 |
李春友 |
關于增加村干部工齡報酬和比照職工最新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的建議 |
縣委組織部 |
|
170 |
盧昌庚 |
關于長集污水處理廠運營主體調整及擴容建設的建議 |
長集鎮 |
縣生態環境分局 |
171 |
曹士禮 |
關于長集鎮磚橋排澇站擴容改建的建議 |
長集鎮 |
縣水利局 |
172 |
張國宏 |
關于在軍民路與新蓼北路聯通處污水管網道路硬化的建議 |
城關鎮 |
城西湖鄉 |
173 |
周榮才 |
關于038縣道周集街區段(興茂路)改建的建議 |
周集鎮 |
縣交通局 |
174 |
周正國 |
關于高塘鎮吳集街道整治的建議 |
高塘鎮 |
|
175 |
胡慶祝 |
關于對劉李一二級提水渠及泵站提升改造的建議 |
花園鎮 |
縣水利局 |
176 |
陳長輝 |
關于石店鎮工業園區建設污水處理廠的建議 |
石店鎮 |
縣生態環境分局 |
177 |
朱維钖 |
關于做好秋種工作的建議 |
夏店鎮 |
縣農業農村局 |
178 |
黃 梅 |
關于保障政府采購適用性的建議 |
縣財政局 |
|
179 |
趙學以 |
關于進一步加大肉牛養殖產業政策扶持的建議 |
縣畜牧中心 |
縣農業農村局 |
180 |
鄭文義 |
關于加強訴源治理、從源頭化解社會矛盾的建議 |
縣法院 |
|
181 |
楊明生 |
關于開發臨水1371高檔酒品的建議 |
縣工信局 |
臨水鎮 |
182 |
趙德山 |
關于5G、人工智能等新科技賦能產業轉型升級發展我縣新質生產力的建議 |
縣工信局 |
縣發改委 |
183 |
王曉明 |
關于加大我縣農村金融惠農助力鄉村振興的建議 |
縣金融監管支局 |
縣農業農村局 |
184 |
王福軍 |
關于在水門塘公園綠帶區域安裝太陽能路燈的建議 |
縣蓼源國控 |
|
185 |
張慶龍 |
關于發展林下經濟,推進林業生產的建議 |
縣林業中心 |
各鄉鎮 |
186 |
孫 敏 |
關于優化農業產業結構,推動農產品加工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建議 |
縣農業農村局 |
|
187 |
任文斌 |
關于提高城鄉居民養老保險基礎待遇的建議 |
縣人社局 |
|
188 |
李宏芝 |
關于加強食品安全監管力度的建議 |
縣市監局 |
|
189 |
孫永明 |
關于增加戶胡鎮雪亮監控探頭的建議 |
縣數管局 |
縣公安局 |
190 |
黃珊珊 |
關于加大鄉鎮招商引資,促進就近就業的建議 |
縣投創中心 |
縣人社局 |
191 |
姚曉鈺 |
關于加強基礎綜合執法力量建設的建議 |
縣委編辦 |
縣財政局 |
192 |
徐守擁 |
關于推進基層治理的建議 |
縣委社工部 |
縣公安局 |
193 |
陳以俊 |
關于城區新建主要道路人行道不宜采取地板磚等鋪筑方式的建議 |
縣重點處 |
|
194 |
尹 勇 |
關于霍邱縣工會職工福利采購的建議 |
縣總工會 |
|
195 |
趙光星 |
關于推進長集農業產業園提質增效的建議 |
長集產業園 |
|
附件4
縣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委員重點提案交辦表
序號 |
領銜委員 |
標題 |
牽頭領導 |
縣政府 牽頭領導 |
主辦單位 |
協辦單位 |
縣政府辦 聯系負責人 |
1 |
范永成 |
關于進一步推進“回歸經濟”健康發展的建議 |
霍紹斌 |
王 竹 |
縣工商聯 |
縣發改委 縣人社局 縣工信局 縣農業農村局 縣投創中心 |
王傳剛 |
2 |
政協提案委 董 維 田 軍 潘宗清 |
關于抓住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機遇,加快我縣文旅融合發展的建議 |
曹良喜 |
毛玲霞 |
縣文旅體育局 |
縣文旅中心 |
李 蓬 |
3 |
曹士亮 曹紀農 胡中海 |
進一步提升我縣農產品品牌的知名度和市場競爭力的幾點建議 |
馬仁高 |
楊軍章 |
縣農業農村局 |
|
王 衛 |
4 |
趙國慶 |
關于加強霍邱縣職業教育與產業融合的提案 |
陳 力 |
呂 彬 |
縣教育局 |
縣人社局 縣發改委 |
王 浩 |
5 |
李 霞 韓元元 |
關于怎樣優化服務環境,助推我縣中小微企業持續健康發展的建議 |
馮家勇 |
王 竹 |
縣營商中心 |
縣發改委 縣財政局 縣金融監管支局 縣數管局 縣市監局 縣科技局 縣人社局 |
王傳剛 |
6 |
曹士亮 |
關于加快推進我縣“醫養結合”型養老服務體系建設的建議 |
徐 麗 |
楊軍章 呂 彬 |
縣民政局 縣衛健委 |
縣人社局 縣教育局 縣自然資源局 |
王 衛 王 浩 |
7 |
馬 君 |
關于對義務教育學生營養餐實行“互聯網+明廚亮灶”智慧管理的建議 |
趙 勇 |
呂 彬 |
縣教育局 |
縣市監局 |
王 浩 |
8 |
張正旭 蔣傳成 李蘭蘭 李家梅 甘進先 |
關于提高農村基層衛生服務體系建議 |
賈國全 |
呂 彬 |
縣衛健委 |
|
王 浩 |
附件5
縣政協十一屆四次會議委員提案交辦表
序號 |
領銜委員 |
標 題 |
主辦單位 |
協辦單位 |
1 |
劉東明 |
關于住宅小區電梯安全的建議 |
縣市監局 |
縣城管局 |
2 |
劉國娜 |
關于增加錦繡名門小區西大門道路出口的建議 |
縣城管局 |
|
3 |
王趙君 |
關于解決城區部分停車場停車位沒車停問題的提案 |
縣城管局 |
|
4 |
靳 軍 |
關于地攤經濟管理的建議 |
縣城管局 |
|
5 |
祁 濤 |
關于治理城區住宅道路兩旁小菜園和亂建現象的建議 |
縣城管局 |
|
6 |
韓善毅 |
規范霍邱一中初中部周邊攤點 |
縣城管局 |
|
7 |
孫華英 |
關于愛護公共基礎設施的幾點建議 |
縣城管局 |
|
8 |
文曉艷 |
關于在城區主干道交通路口加裝遮陽棚及加強人行道管理的建議 |
縣城管局 |
|
9 |
劉祥玉 |
關于部分綠化植物安裝毒性警示牌的建議 |
縣城管局 |
|
10 |
韓家祥 |
關于規范“地攤經濟”讓城市治理更有溫度的建議 |
縣城管局 |
|
11 |
于 瓊 |
關于統籌設城區公廁,打造有溫度的宜居城市的建議 |
縣城管局 |
|
12 |
羅 璨 |
關于城東片師范附小附近周邊環境治理的建議 |
縣城管局 |
縣公安局 |
13 |
楊 靜 |
關于推動我縣地攤經濟健康有序發展的建議 |
縣城管局 |
|
14 |
徐 芳 |
關于規范處理城區餐廚垃圾的建議 |
縣城管局 |
|
15 |
吳 廣 |
關于霍邱二中初中部周邊環境治理的建議 |
縣城管局 |
縣公安局 |
16 |
劉道全 |
關于加強城區道路保潔,推行一路一策“街長制”管理的建議 |
縣城管局 |
|
17 |
鄭堂勇 |
加大力度規范城市文明養雞 |
縣城管局 |
|
18 |
張華平 |
關于進一步加強城區校園周邊流動攤點管理的建議 |
縣城管局 |
|
19 |
秦學瓊 |
關于整治學校周邊攤點的提案 |
縣城管局 |
|
20 |
朱從軍 |
關于加強城區住宅小區物業監管的建議 |
縣城管局 |
|
21 |
劉曜伊 |
關于規范管理校園附近路段流動攤點占道經營及交通管理的建議 |
縣城管局 |
|
22 |
司永輝 |
關于進一步加強部分道路路邊經營行為管理的建議 |
縣城管局 |
|
23 |
靳 軍 朱從軍 |
關于城區主消費區街道停車位管理的建議 |
縣城管局 |
|
24 |
趙 靜 |
關于規范霍邱縣物業服務管理工作的建議 |
縣城管局 |
|
25 |
陶鳳祥 |
關于縣城道路旁停車位管理的建議 |
縣城管局 |
縣公安局 |
26 |
李玉蘭 |
加強電動車充電安全管理 |
縣城管局 |
縣消防救援局 |
27 |
張家強 |
關于匯峰國際城邵崗路劃分停車位的提案 |
縣城管局 |
縣公安局 |
28 |
汪 平 |
加強城區停車位的建設和管理的建議 |
縣城管局 |
縣公安局 |
29 |
劉明松 |
關于道路安全隱患的提案 |
縣城管局 |
縣公安局 |
30 |
王德寶 |
加強校園周邊商業行為管理,維護青少年學生身心健康權益 |
縣城管局 |
縣公安局 |
31 |
趙言厚 |
關于加強校園安全的建議 |
縣城管局 |
縣公安局 |
32 |
司永輝 |
關于進一步清除飛線充電行為的建議 |
縣城管局 |
縣消防救援局 |
33 |
梅恩平 |
關于加快口袋公園建設,提升城市形象的建議 |
縣城管局 |
縣規劃中心 |
34 |
孫 勇 |
關于加強對城區住宅小區綠化管理的建議 |
縣城管局 |
|
35 |
曹健康 |
關于推進我縣工業園區及市政道路路燈節能用電的意見建議 |
縣城管局 |
|
36 |
王 勇 |
關于進一步提升水門公園品質及功能的建議 |
縣文旅體育局 |
縣文旅中心 |
37 |
余 浩 |
關于在縣城設立大型游樂場的建議 |
縣城管局 |
縣文旅中心 縣市監局 |
38 |
田孝琴 |
關于發展非遺特色助推鄉村振興的建議 |
縣文旅體育局 |
縣農業農村局 |
39 |
曾強玲 |
關于豐富青少年線下文體活動的建議 |
縣文旅體育局 |
縣教育局 |
40 |
程謙萍 |
關于打造縣域精品旅游線路的提案 |
縣文旅體育局 |
縣文旅中心 |
41 |
李 霞 |
關于將霍邱城南老城墻納入紅色歷史遺產保護和修復開發的建議 |
縣文旅體育局 |
|
42 |
馬新義 |
關于霍邱明城墻的搶救性保護建議 |
縣文旅體育局 |
|
43 |
李德國 |
深度開發臨淮崗景點,打造霍邱縣旅游名片 |
縣文旅體育局 |
縣文旅中心 |
44 |
王瑞瓏 |
關于加強體育強縣建設的提案 |
縣文旅體育局 |
|
45 |
黃 潔 |
關于公共健身設施建好更要管好的建議 |
縣文旅體育局 |
縣城管局 |
46 |
穆志強 |
關于在夏店鎮磚佛寺建立“夏店伏擊戰”紀念碑的建議 |
縣文旅體育局 |
夏店鎮 |
47 |
馮克強 |
以文化帶動旅游,合理開發水門塘的建議 |
縣文旅體育局 |
縣文旅中心 |
48 |
李嘉怡 |
關于加強農村文化活動的建議 |
縣文旅體育局 |
各鄉鎮 |
49 |
董 恒 |
完善社區基本設施配置,持續推進文明城市創建 |
縣委社工部 |
有關鄉鎮 |
50 |
劉 景 |
關于進一步加強鄉村文化振興的建議 |
縣文旅體育局 |
各鄉鎮 |
51 |
李厚生 |
關于修繕保護城隍廟古建筑的建議 |
縣文旅體育局 |
|
52 |
姜 宏 |
加大文旅融合打造非遺文化街區的建議 |
縣文旅體育局 |
|
53 |
白素濤 |
關于加強紅二十五軍部舊址紅色廣場旅游形象提升建設的提案 |
縣文旅體育局 |
縣文旅中心 |
54 |
王小六 |
關于加強霍邱縣文化旅游產業融合發展的提案 |
縣文旅體育局 |
縣文旅中心 |
55 |
潘 妍 |
關于調整“共和國的霍邱籍將軍”展牌的建議 |
縣退役軍人局 |
|
56 |
周如龍 方配秀 |
關于水門塘公園開發的建議 |
縣文旅體育局 |
縣文旅中心 |
57 |
章永忠 張本俊 |
關于擴建紅25軍軍部革命舊址的建議 |
縣文旅體育局 |
城關鎮 |
58 |
方玉寒 |
關于“非物質文化進校園”的提案 |
縣文旅體育局 |
縣教育局 |
59 |
張正旭 |
加強地名文化保護弘揚優秀地名文化的建議 |
縣文旅體育局 |
縣農業農村局 |
60 |
單啟俐 |
普及全民健身,增設健身場地的建議 |
縣文旅體育局 |
|
61 |
張正旭 |
加強鄉村文化建設推動鄉村文化振興的建議 |
縣文旅體育局 |
|
62 |
任 斌 何照福 |
關于加強我縣公共體育設施建設、打造特色品牌賽事的建議 |
縣文旅體育局 |
|
63 |
田 軍 |
關于進一步加強文廟古建筑的建議 |
縣文旅體育局 |
|
64 |
范 林 |
關于整治馬店鎮中心校“人車混行”的建議 |
縣教育局 |
縣公安局 |
65 |
田開明 |
關于三流鄉中心學校用電線路改造的建議 |
縣教育局 |
縣供電公司 |
66 |
何本奎 |
關于進一步優化城區小學布局的建議 |
縣教育局 |
|
67 |
李昌勇 |
關于進一步優化調整村級教學點的建議 |
縣教育局 |
|
68 |
肖 瑤 |
關于推進農村幼兒園免費營養餐的建議 |
縣教育局 |
|
69 |
唐術娟 |
關于合理處置閑置校舍的建議 |
縣教育局 |
各鄉鎮 |
70 |
朱明凈 |
加強對進校園事務的管理,切實減輕學校負擔 |
縣教育局 |
|
71 |
張 揚 |
關于規范專業學科教師授課的建議 |
縣教育局 |
|
72 |
王 玲 |
關于放寬引文高級職稱限制中年教師參加一些活動評選的建議 |
縣教育局 |
|
73 |
詹江偉 |
再提中學生減負問題的建議 |
縣教育局 |
|
74 |
王貞菊 |
關于進一步關愛農村留守(單親)兒童的建議 |
縣教育局 |
縣民政局 |
75 |
孫義梅 |
關于加強幼兒園與小學銜接,推進教育高質量發展的提案 |
縣教育局 |
|
76 |
汪 浩 |
關于農村留守兒童小學教育的提案 |
縣教育局 |
|
77 |
鄭堂勇 |
在教育中培養學生戀鄉情結,提高人才回歸率 |
縣教育局 |
縣文旅體育局 |
78 |
蔣曉輝 |
關于改善我縣中小學食堂用大米的建議 |
縣教育局 |
|
79 |
劉小婧 |
關于如何解決青少年健康飲食的提案 |
縣教育局 |
縣城管局 |
80 |
劉文文 |
關于推遲農村小學生到校時間的建議 |
縣教育局 |
|
81 |
孫路林 |
加強義務教育階段科學課程落實的提案 |
縣教育局 |
|
82 |
陳昭娣 |
關于農村留守兒童心理健康教育的提案 |
縣教育局 |
|
83 |
王家寶 |
關于重新核對皖西經濟技術學校教師編制并開辟綠色通道以支持職業教育發展的建議 |
縣教育局 |
縣人社局 |
84 |
趙軍業 |
加快霍邱二中北校區擴建的提案 |
縣教育局 |
|
85 |
楊應海 |
關于讓農村留守孩子遠離手機游戲的建議 |
縣教育局 |
|
86 |
王敬霞 |
關于加強中小學科技教育,提升青少年創新能力的提案 |
縣教育局 |
|
87 |
李 霞 |
關于重點關注霍邱縣中小學生身心健康發展的建議 |
縣教育局 |
|
88 |
曹健康 |
關于減輕中小學生學習壓力,促進學校文化發展,助力孩子健康成長的意見建議 |
縣教育局 |
|
89 |
田孝琴 |
關于美好鄉村安裝路燈的建議 |
縣交通局 |
各鄉鎮 |
90 |
王 燦 |
亟待解決的農村道路安全隱患 |
縣交通局 |
縣公安局 |
91 |
馮 云 |
關于重建馮瓴主干道--鄉南路的建議 |
縣交通局 |
|
92 |
桑成紅 |
關于打通“最后一公里”--修通桃花路的建議 |
縣交通局 |
|
93 |
陳傳宏 |
關于新建淠河隱賢大橋的建議 |
縣交通局 |
|
94 |
胡 彬 |
關于縣內礦區周邊道路安全提升及預防和減少道路交通事故議案 |
縣交通局 |
縣公安局 |
95 |
穆 彬 |
關于霍邱西北片區快速進入城區的提案 |
縣交通局 |
|
96 |
李 雪 |
關于村鎮道路安全的建議 |
縣交通局 |
縣公安局 |
97 |
陳傳宏 |
關于徐彭路急需升級改造的建議 |
縣交通局 |
|
98 |
汪志國 |
關于加強農村道路修繕機制建設的提案 |
縣交通局 |
|
99 |
溫國正 |
關于臨水鎮開發街至魏崗道路整改的建議 |
縣交通局 |
|
100 |
張 建 |
關于重新修建蒿子堰橋拱形橋的建議 |
縣交通局 |
|
101 |
劉長樂 |
關于開通主城區至合霍現代產業園公交線路的建議 |
縣交通局 |
|
102 |
曹 靜 |
關于加快推進霍邱至金寨高速公路的提案 |
縣交通局 |
|
103 |
李秀麗 |
關于加強農村道路交通安全治理的建議 |
縣交通局 |
各鄉鎮 |
104 |
金國麗 胡建林 張申靜 |
關于梓新路路面狀況需提升的提案 |
縣交通局 |
|
105 |
張永明 |
關于對X038縣道改造提升的建議 |
縣交通局 |
|
106 |
高 鵬 |
關于要求Y072(俞丁路)三流段路面鋪筑瀝青路面的建議 |
縣交通局 |
|
107 |
顧金菊 |
關于在霍邱縣城各學區內設立公交專線的建議 |
縣交通局 |
縣教育局 |
108 |
趙蘭軍 |
拓寬農村公路的提議 |
縣交通局 |
各鄉鎮 |
109 |
戶守東 |
關于鄉村道路增設路燈的建議 |
縣交通局 |
各鄉鎮 |
110 |
趙為剛 |
關于加強夜間國省干道車輛超載超限治理的建議 |
縣交通局 |
縣公安局 |
111 |
張正旭 |
關于X221岔丁路(岔周段)升級改造的議案 |
縣交通局 |
|
112 |
曹士亮 |
關于進一步加強我縣低速電動車管理的建議 |
縣公安局 |
縣市監局 |
113 |
張文健 |
關于解決機動車通過交叉路口時不規范甚至違章通行的提案 |
縣公安局 |
|
114 |
黃應春 |
關于城區部分道路信號燈與道路交通標識優化的建議 |
縣公安局 |
|
115 |
葉 炯 |
關于鄉鎮道路交通安全提升的建議 |
縣公安局 |
|
116 |
劉 娟 程謙萍 |
關于緩解我縣政務服務中心路口交通壓力的提案 |
縣公安局 |
|
117 |
潘 妍 |
關于進一步整治G105國道交通秩序的建議 |
縣公安局 |
|
118 |
王 麗 |
關于規范“老頭樂”上路行駛的建議 |
縣公安局 |
縣市監局 |
119 |
劉志瓊 |
關于城區規范“老頭樂”在機動車道行駛的建議 |
縣公安局 |
|
120 |
黃利云 |
關于進一步加強老年代步車交通亂象專項整治的建議 |
縣公安局 |
|
121 |
劉 宏 |
關于增加橫穿105國道綠燈時長的建議 |
縣公安局 |
|
122 |
韓光軍 |
關于城區紅綠燈十字路口便民通行的建議 |
縣公安局 |
|
123 |
劉明松 |
關于改善紅綠燈路口行人與非機動車等候區的提案 |
縣公安局 |
縣城管局 |
124 |
劉曜伊 |
關于加大扶持本土安保企業,促進行業發展、保障基本權益的建議 |
縣公安局 |
|
125 |
高 麗 |
關于進一步規范“老頭樂”電動車建議的提案 |
縣公安局 |
縣市監局 |
126 |
陶 陶 |
關于完善、優化城區校園周邊交通環境、設施的建議 |
縣公安局 |
縣教育局 |
127 |
王壽翠 |
關于取消蓼中路與大成路交匯處機動車禮讓行人交通監控設備的提案 |
縣公安局 |
|
128 |
鄭堂勇 |
關于加大規范城市文明養犬的建議 |
縣公安局 |
|
129 |
王德勇 |
關于加強縣城城區主干道機動車停車位管理的建議 |
縣公安局 |
縣城管局 |
130 |
王 偉 |
關于加強對禁止未成年人騎電動車問題管理的幾點建議 |
縣公安局 |
縣教育局 |
131 |
王東洋 |
關于加強中學生上放學期間騎行電動車佩戴頭盔管理的提案 |
縣公安局 |
縣教育局 |
132 |
高耀武 |
關于在105國道烏龍段設立測速設備的建議 |
縣公安局 |
|
133 |
黃 勇 |
關于規范城區電動車行駛管理的建議 |
縣公安局 |
|
134 |
張烈鵬 |
關于推進農產品深加工的建議 |
縣農業農村局 |
|
135 |
汪義斌 |
關于提高再生稻補貼的建議 |
縣農業農村局 |
|
136 |
焦林萍 |
關于加快高標準農田建設的建議 |
縣農業農村局 |
|
137 |
王 翠 |
關于從種養殖業源頭抓食品安全的提案 |
縣農業農村局 |
縣畜牧中心 |
138 |
程 瑀 |
關于“推動土地流轉,發展多元化農產品種植”建議 |
縣農業農村局 |
|
139 |
馬敏云 |
關于深入開展農副產品安全監管檢測的建議 |
縣農業農村局 |
縣市監局 |
140 |
許新明 |
關于高標準農田整治中遷移妨礙無人機作業各種桿線的建議 |
縣農業農村局 |
縣工信局 |
141 |
蔣榮華 |
霍邱縣水稻產業存在的問題及發展建議 |
縣農業農村局 |
|
142 |
劉闊生 |
稻、蝦、甲魚混養 |
縣農業農村局 |
|
143 |
徐 劍 |
霍邱農品需要走出去 |
縣農業農村局 |
|
144 |
王西華 |
關于進一步扶持霍邱縣農業小微企業發展建議的提案 |
縣農業農村局 |
縣自然資源局 |
145 |
黃慶兵 |
關于支持村集體經發展壯大的建議 |
縣農業農村局 |
|
146 |
熊永前 |
關于加快完善農村小型水利設施,強化農業防災減災能力的建議 |
縣農業農村局 |
|
147 |
鄧全俊 |
關于加強農村河道溝渠池塘治理的提案 |
縣農業農村局 |
|
148 |
廖祥保 |
關于加強我縣農村水利基礎設施管護的提案 |
縣農業農村局 |
|
149 |
劉壽敏 |
關于農村居民健康環境的問題 |
縣農業農村局 |
各鄉鎮 |
150 |
薛心靈 |
關于加強廢棄農藥外包裝回收的建議 |
縣農業農村局 |
|
151 |
劉從玉 |
關于加快本縣“三農”工作、推動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建議 |
縣農業農村局 |
|
152 |
韓家勤 |
關于加強嬰幼兒托育服務體系建設的提案 |
縣衛健委 |
|
153 |
馮宣付 |
關于化解我縣縣級公立醫院債務、促進縣級醫院商質量發展的建議 |
縣衛健委 |
|
154 |
曾強志 |
關于減少公立醫院非醫療崗位,為公立醫院減負的建議 |
縣衛健委 |
|
155 |
劉萬榮 |
關于霍邱縣縣域醫療體制改革中醫療支援整合的建議 |
縣衛健委 |
|
156 |
焦林萍 |
關于如何推進無償獻血工作進展的建議 |
縣衛健委 |
|
157 |
劉毅芳 |
關于加強青少年學校艾滋病預防教育工作 |
縣衛健委 |
縣教育局 |
158 |
周海燕 |
關于加強慢性病防治工作的建議 |
縣衛健委 |
|
159 |
張文東 |
關于心肺復蘇術進校園的建議 |
縣衛健委 |
|
160 |
賈 雪 |
關于落實育兒假制度的提案 |
縣衛健委 |
|
161 |
張靈恩 |
關于進一步擴大基層醫療機構藥品供應目錄的提案 |
縣衛健委 |
|
162 |
裴茹佳 |
關于優化縣城醫院體驗中心項目及服務的建議 |
縣衛健委 |
|
163 |
王金俊 |
關于加強和完善我縣公眾急救培訓體系建設的提案 |
縣衛健委 |
|
164 |
李方圓 |
關于落實我縣生育補貼制度實施方案和管理規范的建議 |
縣衛健委 |
|
165 |
劉翠萍 |
關于改革衛生醫療的建議 |
縣衛健委 |
|
166 |
王金俊 |
關于整合霍邱縣醫療資源提升霍邱縣醫療機構服務能力的建議 |
縣衛健委 |
|
167 |
許新明 |
關于在老舊小區改造中安裝電梯的建議 |
縣住建局 |
縣城管局 |
168 |
秦國福 |
加強監管建筑市場(取締非法小攪拌站)提案 |
縣住建局 |
|
169 |
劉鳳玲 |
鄉鎮燃氣管道開通加強安全隱患管理 |
縣住建局 |
|
170 |
彭頂山 |
關于縣城區南苑小區實施老舊小區改造的建議 |
縣住建局 |
城關鎮 |
171 |
丁 芳 |
關于加強城區二次供水管理的建議 |
縣住建局 |
縣城管局 |
172 |
劉 猛 |
關于提高居民飲用水質量提案 |
縣住建局 |
縣衛健委 |
173 |
鄭堂勇 |
建議開通城關鎮戎西村燃氣管路 |
縣住建局 |
|
174 |
王 鵬 |
關于加快老舊小區電梯安裝的建議 |
縣住建局 |
縣城管局 |
175 |
劉闊生 |
燃氣收費不合理 |
縣發改委 |
縣住建局 縣市監局 |
176 |
張建軍 |
關于推進老舊小區改造,筑牢霍邱民生根基的建議 |
縣住建局 |
縣消防救援局 |
177 |
田春林 |
關于加強城關鎮零散老居民樓安全改造和治理的建議 |
縣住建局 |
縣消防救援局 |
178 |
傅振松 |
關于加快霍邱縣老城區改造的提案 |
縣住建局 |
縣消防救援局 |
179 |
羅 銳 |
關于解決原一中老家屬區安全隱患和霍邱二中北校區擴容的提案 |
縣住建局 |
城關鎮 |
180 |
張以紅 |
關于加強對農村弱勢群體關注的建議 |
縣民政局 |
縣教育局 縣醫保局 縣人社局 |
181 |
卞東華 |
關于工貿企業用工的幾點建議 |
縣人社局 |
縣交通局 |
182 |
劉 宇 |
關于促進霍邱縣當地人員就業的提案 |
縣人社局 |
縣教育局 |
183 |
何 珊 |
關于霍邱縣就業創業扶持拓展的提案報告 |
縣人社局 |
縣農業農村局 |
184 |
郭長霞 |
關于靈活就業的繳納年限與延遲退休建議 |
縣人社局 |
|
185 |
鄭堂勇 |
關于建議企業增設陪讀崗位的建議 |
縣人社局 |
城關鎮 |
186 |
姜麗紅 |
加強戲曲藝術的傳承和保護的建議 |
縣文旅體育局 |
|
187 |
韓程程 |
關于快遞企業員工繳納社保補貼的方案 |
縣人社局 |
縣財政局 |
188 |
鄭堂勇 |
預防縣城人口外流 |
縣人社局 |
縣衛健委 |
190 |
焦德耀 |
關于組織低空飛行器使用培訓班的提案 |
縣人社局 縣農業農村局 |
縣人武部 縣應急局 |
191 |
張 鶴 |
關于在公共區域加大充電樁建設的提案 |
縣發改委 |
縣供電公司 |
192 |
李大萍 |
關于繼續加大公用停車場汽車充電樁配置和管理的建議 |
縣發改委 |
縣城管局 |
193 |
萬 瓊 |
關于加強城區電動車充電站規劃及管理工作的建議 |
縣發改委 |
縣城管局 |
194 |
鄭星強 |
關于申請城區企業建設屋頂分布式光伏,努力實現“企業減負,電網減荷”的雙贏局的合理化建議 |
縣發改委 |
|
195 |
嚴道龍 |
關于改善小微企業金融授信的提案 |
縣發改委 |
縣金融監管支局 |
196 |
湯廣俊 |
關于建立健全霍邱百姓對目前食品安全認知的宣傳 |
縣發改委 |
|
197 |
袁勇杰 |
關于推動霍邱縣經濟發展的建議 |
縣發改委 |
縣工信局 縣人社局 縣司法局 |
198 |
馬為民 |
將我縣文物保護單位納入財政預算并保護利用的建議 |
縣財政局 |
|
199 |
朱 薇 |
關于蓼城大道東相關路段升級改造的議案 |
縣重點處 |
縣公安局 |
200 |
曾強玲 |
關于在霍邱烈士陵園門口轉盤處(S310與城隍廟大街交口)增設交通攝像頭或者改為十字路口的建議 |
縣重點處 |
縣公安局 |
201 |
李 琴 |
關于解決東岳路道路整頓問題的提案 |
縣重點處 |
縣城管局 |
202 |
釋仁義 |
關于順河路維修、改造加寬及通公交車的建議 |
縣重點處 |
縣交通局 |
203 |
張文健 |
關于盡快打通眾興集路和西湖大道北向聯通的提案 |
縣重點處 |
|
204 |
邱彩梅 |
關于解決霍邱縣城關鎮西湖南路(老南頭)改造問題的建議 |
縣重點處 |
|
205 |
肖勁松 |
關于打通蓼北路至S245高速連接線的建議 |
縣重點處 |
|
206 |
劉慶鋒 |
關于臥陽渠河道清淤治理及防洪排澇提升、救生裝置維護更新的建議 |
縣水利局 |
縣城管局 |
207 |
董本喜 |
關于打通“兩湖”陸水通道,提升霍邱縣城品位的建議 |
縣水利局 縣交通局 |
|
208 |
范壽紅 |
加強智慧監管,提升人飲水質的建議 |
縣水利局 |
|
209 |
張振興 |
關于對淠河民生大堤加固的建議 |
縣水利局 |
|
210 |
陳傳宏 |
關于要求小淠河東西兩岸同時治理的建議 |
縣水利局 |
|
211 |
張 偉 |
關于對青年圩、窯灣圩進行加固的建議 |
縣水利局 |
|
212 |
戚明明 |
關于城關鎮玉泉社區櫻桃園居民組(橋三、橋四村民組)內部道路白改黑和樓棟編號編門牌的建議 |
城關鎮 |
縣公安局 |
213 |
吳 昊 |
關于依托城市更新背景規劃建設特色街區的建議 |
城關鎮 |
|
214 |
劉道全 |
關于加強小區業主委員會建設,推動物業管理規范化管理的建議 |
城關鎮 |
縣城管局 |
215 |
張靈通 |
加快老城改造進程,消除城關基督教堂安全隱患 |
城關鎮 |
縣委統戰部 |
216 |
李 良 |
五岳新村路想此巷子擴寬整治的建議 |
城關鎮 |
|
217 |
鄭 珂 |
關于成立霍邱縣礦山協會的建議 |
縣民政局 |
|
218 |
何 珊 |
關于建立孤寡獨居老人陪護隊伍與機構的提案 |
縣民政局 |
縣衛健委 |
219 |
王 靜 |
提高縣域內老年人幸福度 |
縣民政局 |
縣民政局 |
220 |
王永全 |
關于建立完善農村老人服務體系的建議 |
縣民政局 |
縣司法局 |
221 |
張家莉 |
關于空巢老人的生活問題 |
縣民政局 |
縣衛健委 |
222 |
徐孝喜 |
關于馮井鎮白廟街道內部道路整修建議 |
馮井鎮 |
|
223 |
周如亮 |
關于馮井鎮白廟街道修建農貿市場建議 |
馮井鎮 |
|
224 |
張陸生 |
關于馮井鎮白廟街道修建居民生活廣場建議 |
馮井鎮 |
|
225 |
李 歡 |
關于馮井鎮白廟街道安裝紅綠燈的建議 |
馮井鎮 |
縣公安局 |
226 |
王太貴 |
關于創辦“光慈詩歌獎”的建議 |
縣委宣傳部 |
縣文旅體育局 |
227 |
胡德成 |
關于加強網絡輿情治理的提案 |
縣委宣傳部 (縣網信辦) |
縣公安局 |
228 |
范士偉 |
關于鞏固文明創建成果的建議 |
縣城管局 |
縣公安局 縣商務局 縣文旅體育局 縣財政局 |
229 |
蔡開年 |
“節約糧食、反對浪費”需久久為功、常抓不懈的建議 |
縣市監局 縣發改委(糧食局) |
縣教育局 縣機關事務中心 |
230 |
鄭堂勇 |
加強“嚴管街”力度的建議 |
縣公安局 |
縣城管局 |
231 |
陳桂東 |
關于加強網絡文明建設 |
縣委宣傳部 (縣網信辦) |
縣人大辦 |
232 |
釋仁義 |
關于華嚴寺周邊環境污染問題的提案 |
城關鎮 縣生態環境分局 |
縣畜牧中心 縣城管局 |
233 |
杜 濤 |
關于提升城市品質品位、推進市容市貌常態化整治的建議 |
縣城管局 |
縣公安局 |
234 |
劉 娟 |
關于在菜市場、超市等場所設置農藥殘留免費檢測點的建議 |
縣市監局 |
縣農業農村局 |
235 |
姜麗紅 |
關于加強食品安全管理的提案 |
縣市監局 |
縣農業農村局 |
236 |
劉 麗 |
提高食品安全質量,保證國民身體素質 |
縣市監局 |
|
237 |
鄭堂勇 |
建議降低縣城物價 |
縣市監局 |
縣發改委 |
238 |
趙 鵬 |
關于食品安全加強管理的提案 |
縣市監局 |
縣農業農村局 |
239 |
李術軍 |
關于加速推進六安霍邱縣皖西白鵝產業化發展的綜合提案 |
縣畜牧中心 |
|
240 |
姚孝保 |
縮短賣豬開票時間,為養殖戶創效增收的建議 |
縣畜牧中心 |
|
241 |
吳德莉 |
關于加強對農村養殖廢水變肥水綜合利用,減少水污染的建議 |
縣畜牧中心 |
縣生態環境分局 |
242 |
劉紅麗 |
關于加快馬店鎮老農貿市場改造的建議 |
馬店鎮 |
|
243 |
李學銀 |
關于馬店鎮建設主體文化公園的建議 |
馬店鎮 |
縣文旅體育局 |
244 |
朱治連 |
關于安陽山和李夢庚莊園旅游發展的建議 |
馬店鎮 |
縣文旅體育局 |
245 |
池道賢 |
關于繼續深化城鎮居民基本醫療保險制度改革的建議 |
縣醫保局 |
|
246 |
金國敏 |
關于降低城鄉居民醫保繳費比例的建議 |
縣醫保局 |
|
247 |
汪永軍 |
關于解決征收城鄉居民醫保征收工作難的建議 |
縣醫保局 |
|
248 |
汪家秀 |
充分調動社會力量 建立矛盾糾紛多元化解大格局 |
縣委政法委 |
縣司法局 |
249 |
陸鐘樂 |
關于進一步加強我縣矛盾糾紛排查化解隊伍建設工作的建議 |
縣委政法委 |
縣司法局 |
250 |
李 琴 |
關于加強社會矛盾綜合調解處理中心的工作建議 |
縣委政法委 |
縣司法局 |
251 |
朱紅萍 |
關于加快推進周集鐵礦處置的提案 |
縣自然資源局 |
|
252 |
靳延釗 |
關于推進霍邱馬店鎮四平山礦區礦產資源整合開發的建議 |
縣自然資源局 |
|
253 |
張光飛 |
關于規范井下充填的建議 |
縣自然資源局 |
|
254 |
龔 浩 |
關于治理騷擾電話的提案 |
縣工信局 |
縣公安局 |
255 |
何道術 |
關于大力發展特色經濟提高霍邱產業經濟新高潮的建議 |
縣工信局 |
縣科技局 |
256 |
陳 蕊 |
關于打通陽光假日城北門前道路連接臥陽路與建興路互通的建議 |
縣規劃中心 |
縣城管局 |
257 |
周 萍 |
合理規劃利用霍邱城區中心閑置土地的建議 |
縣規劃中心 |
城關鎮 |
258 |
羅 勇 |
關于完善水門公園公共衛生設施的提案 |
縣蓼源國控 |
|
259 |
吳 昊 |
關于實行智慧停車項目的建議 |
縣蓼源國控 |
|
260 |
趙明望 |
關于加強人才培養助力鄉村振興的提案 |
縣人社局 |
|
261 |
何 柳 |
關于加強返鄉創業服務工作,助推縣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提案 |
縣人社局 |
|
262 |
江緒忠 |
關于振興實體經濟,政府要“給力”企業要“發力”的提案 |
縣商務局 縣工信局 |
縣金融監管支局 縣財政局 縣稅務局 縣市監局 |
263 |
白玉磊 |
關于進一步加強農貿市場長效管理的建議 |
縣商務局 |
|
264 |
王文麗 |
關于建立健全全縣加油站稅控劑量監管系統的提案 |
縣稅務局 縣市監局 |
縣數管局 |
265 |
李仁合 |
關于樹牢協稅護稅理念,增強財政保障能力的建議 |
縣稅務局 |
|
266 |
陳德衛 |
關于為基層減負,探索建立12345市長熱線不合理訴求處理機制的建議 |
縣政府辦 |
|
267 |
汪 流 |
關于規范霍邱縣12345政務服務便民熱線工作的提案 |
縣政府辦 |
|
268 |
吳永禮 |
關于積極探索有序組織秸稈分區限時禁燒工作的建議 |
縣生態環境分局 |
縣農業農村局 |
269 |
王 科 |
關于加快完善我縣秸稈禁燒的建議 |
縣生態環境分局 |
縣農業農村局 |
270 |
李德忠 |
關于撤并物資服務中心的建議 |
縣委編辦 |
縣商務局 |
271 |
靳 松 |
關于改善實體門店經營者當前面臨困難的幾點建議 |
縣商務局 |
縣營商中心 縣市監局 |
272 |
胡乃娟 |
提倡千家萬戶發展美麗庭院經濟以促進鄉村振興 |
縣婦聯 |
各鄉鎮 |
273 |
馬新義 |
關于利用縣域空置場所助力微小企業返鄉發展的若干建議 |
縣工商聯 |
縣工信局 |
274 |
賈仁菊 |
關于進一步保障我縣民營企業高質量發展的建議 |
縣工信局 |
縣發改委 |
275 |
李士柱 |
深入調研,加大力度扶持本地中小企業 |
縣工信局 |
縣人社局 |
276 |
方熳玲 |
關于規范鄉鎮集中曬糧的建議 |
縣公安局 |
各鄉鎮 |
277 |
楊全忠 |
關于省道244精細養護的建議 |
縣公路管理中心 |
|
278 |
王慶琴 |
關于加強電線私拉治理問題的建議 |
縣供電公司 |
|
279 |
張靈恩 |
關于進一步推進基層干部周轉房的提案 |
扈胡鎮 |
|
280 |
王謀才 |
關于大力發展我縣林下經濟的提案 |
縣林業中心 |
|
281 |
冀懷福 |
關于將鄉鎮街道村納入和美鄉村建設統一規劃的建議 |
縣美麗中心 |
|
282 |
任長勝 |
對長集鎮大墩村磚橋排澇站進行重新建造 |
長集鎮 |
縣水利局 |
283 |
朱啟富 |
關于進一步提高農村機械化率的建議 |
縣農機中心 |
|
284 |
白素濤 |
關于加強公共數據資源開發利用工作的建議 |
縣數管局 |
|
285 |
陶 陶 |
關于完善訴訟困難群體救助途徑的建議 |
縣司法局 |
|
287 |
夏書闊 |
關于拓展招商引資思路與創新招商引資手段的意見及建議 |
縣投創中心 |
|
288 |
張 超 |
關于提高未成年人法律意識的提案 |
團縣委 |
縣委政法委 縣司法局 |
289 |
曹健康 |
關于退役軍人幫扶帶,倡導創業就業,融入鄉村振興建設發展的意見建議 |
縣退役軍人局 |
|
290 |
馮超軍 |
關于發展我縣淮河生態旅游的建議 |
縣發改委 縣文旅中心 |
縣文旅體育局 王截流鄉 臨淮崗鎮 周集鎮 |
291 |
羅來東 |
關于加強廠房倉庫消防安全火災消防工作提案建議 |
縣消防救援局 |
|
292 |
吳 晴 |
關于我縣農村留守家庭消防安全的建議 |
縣消防救援局 |
各鄉鎮 |
293 |
沈明成 |
關于壓縮各類會議的通知 |
縣委辦 |
縣政府辦 |
294 |
冀懷福 |
關于收回周集地質隊土地使用權的建議 |
周集鎮 |
縣自然資源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