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邱縣人民政府關于印發霍邱縣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實施方案的通知

瀏覽次數: 來源:霍邱縣人民政府 時間:2019-05-27 00:00    文字大?。篬 ]   背景色:       

霍政秘201976

 

各鄉鎮人民政府,開發區(現代產業園)管委,縣政府各部門、各直屬機構:
    現將《霍邱縣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實施方案(試行)》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執行。


霍邱縣人民政府   

2019527日   

 

霍邱縣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實施方案(試行)


     為貫徹落實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推動政府職能轉向減審批、強監管、優服務,持續優化營商環境,根據《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開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國辦發201911)、《安徽省全面開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實施方案》和《六安市全面開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實施方案》(六政秘201956號)等文件精神,結合我縣實際,特制定本方案。
       一、總體要求
     (一)指導思想
     堅持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全面貫徹黨的十九大和十九屆二中、三中全會精神,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以推進政府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目標,深入貫徹落實國家、省、市關于深化“放管服”改革和優化營商環境部署要求,針對市場、企業、人民反映的突出問題,全面開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通過再造優化流程、精簡合并事項、實施分類管理、強化事中事后監管,構建科學、便捷、高效的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和管理體系,實現統一審批流程,統一信息數據平臺,統一審批管理體系,統一監管方式“四統一”。
    (二)改革內容
     落實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實施全流程、全覆蓋改革要求,對政府和社會投資的房屋建筑和城市基礎設施等工程(不包括特殊工程和交通、水利、能源等領域的重大工程),實施從立項到竣工驗收和公共設施接入服務等全過程審批改革,開展行政許可等審批事項和技術審查、中介服務、市政公用服務以及備案等其它類型事項全流程再造。
    (三)主要目標
     6月底前,全縣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時間壓縮至69個工作日以內,其中帶方案出讓土地的非工業類建設項目壓縮至59個工作日以內,工業建設項目壓縮至40個工作日以內。到2019年底,與省、市相關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平臺互聯互通。到2020年底,基本建成與國家、省市相統一的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和管理體系。
      二、重點改革任務
    (一)統一審批流程
     1.精簡審批環節
     一是精減審批事項和條件,清理無法律依據的事項和前置條件。凡無法律法規規章依據的審批服務事項、要件材料及審批涉及的中介事項,一律取消;對有國家部委及省、市級立法層級的法規規章依據的事項,在工作實踐中不符合“放管服”要求的,提請取消,以下為取消簡化調整事項:
    1適當縮小用地預審范圍。不涉及新增建設用地,在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確定的城鎮建設用地范圍內使用已批準建設用地進行建設的項目,可不進行項目用地預審。
    2)取消建筑節能設計審查備案;取消勘察、設計、施工、監理合同備案手續。
    3取消建筑工程施工許可證核發前的建設單位建設資金落實情況審核,不再要求建設單位提供銀行資金到位證明以及支付給施工企業的預付款證明,改為由建設單位出具建設資金落實和無拖欠工程款承諾。
    4取消建設單位支付保函、承包商履約保函、預存農民工工資保證金等作為施工許可辦理的前置條件,改由主管部門建立專項核查機制,并在項目施工過程中通過事中事后監管予以落實。
    5需要征收房屋的,取消拆遷進度符合施工要求的證明。
    6建設工程安全措施備案不再單獨受理、單獨辦理,在辦理施工許可時由質量安全監督人員查驗安全施工措施資料。
    7全部使用非國有資金或非國有資金占控股或主導地位的房屋建筑和市政基礎設施工程項目,建設單位可以自主決定發包方式。
    8取消項目臨時用水的申請環節,自來水公司在工程建設許可階段的聯合技術指導服務中明確施工用水要求,提前指導項目與城市供水干管連接方案,使供水方案設計與主體給水管網設計有效銜接,減少后期設計反復。
    9取消項目施工用電及正式用電的申請環節,供電公司在工程建設許可階段的聯合技術指導服務中主動服務企業,提前指導項目并提供施工期間用電及正式用電的接入方案。
    10取消項目用氣的申請環節,燃氣公司在工程建設許可階段的聯合技術指導服務中主動對接項目,提前了解項目的用氣需求并提供供氣方案。
    二是調整審批時序,解決制約審批手續的瓶頸。節能評估、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水土保持方案、國省干線公路影響評價、洪水影響評價類論證、水資源論證、取水許可、排污口設置論證、環境影響評價、安全評價、氣候可行性論證、地震安全性評價、文物保護方案、壓覆礦產資源評估、綠評等各項評估由串聯調整為并聯,提前開展,延后把關。水土保持方案、國省干線公路影響評價、地震安全性評價、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文物保護方案在施工圖設計前完成,其它事項在工程施工前完成。
     三是轉變管理方式,將依申請辦理事項轉為部門內部環節。推行由政府統一組織對地震安全性評價、地質災害危險性評價、節能評價、環境影響評價等事項實行區域評估。部分取消事項轉為事中事后監管。
     四是合并審批事項,減少申請人單獨申報環節。實行聯合勘驗、聯合測繪、聯合審圖、聯合驗收。
    2.規范審批事項
    要按照國務院及省、市統一要求,對我縣工程建設項目審批事項進行全面清理,統一審批事項和法律依據,逐步形成與全省相一致的審批事項清單(審批事項名稱、申請材料和審批時限),515日前,制定我縣工程建設項目審批事項清單,并報上級相關主管部門備案。
    3.合理劃分審批階段
    1將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流程劃分為立項用地規劃許可、工程建設許可、施工許可、竣工驗收四個階段。每個階段實行“一家牽頭、并聯審批、限時辦結”,由牽頭部門組織協調相關部門對申報材料進行會議聯審,限時回復,會議通過的項目要嚴格按照規定時間完成審批,每一階段審批結束后,建設單位一次性領取相關審批文件。
    25月底前,制定全縣并聯審批相關管理辦法。立項用地規劃許可、工程建設許可階段由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牽頭負責,施工許可、竣工驗收階段由縣住建局牽頭負責,相關部門協同配合。原各部門直接對建設單位的外部程序改為內部程序操作,但法律主體關系不變,各部門依法依規出具審批意見、備案結果。具體要求如下:
   (一)立項用地規劃許可階段(3日,政府投資項目需16日)。由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牽頭,主要包括項目審批核準、選址意見書核發、用地預審、用地規劃許可證核發、初步設計審批等。其中項目審批核準在2日內,用地規劃許可證核發在1日內完成;政府投資項目建議書審批在3日內完成、選址意見書核發在1日內完成、用地預審在3日內完成、可研報告審批在3日內完成、出具規劃設計條件3日、初步設計審批在3日內完成。
   (二)工程建設許可階段(26日)。由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牽頭,增加規劃相關會議召開頻次,成熟一件開會研究一件,規劃設計方案業務審查5日,縣規劃專委會審查5日,縣規劃主任會審查5日,規劃設計方案批復3日,人防設計要求通知書核發3日、人防建設意見書核發1日,建設工程規劃許可證核發4日等。
   (三)施工許可階段(7日)。由縣住建局牽頭,主要包括質量監督、城市建筑垃圾處置核準、施工許可證核發等。質量監督、城市建筑垃圾處置核準等在2日內并聯完成,施工許可證核發在5日內完成。
   (四)竣工驗收階段(20日)。由縣住建局牽頭,其中規劃、土地、消防、人防、供水、供電、燃氣、節能、檔案(預驗收)等單項驗收,具備條件的前提下各部門須在企業發出申請之日起10日內完成驗收及相關備案手續辦理工作;再由住建局組織進行綜合驗收,辦理檔案接收移交和竣工驗收備案手續,并于10日內完成。
     4.分類制定審批流程
     明確各類工程建設項目的審批階段、審批部門、審批事項和審批時限等審批流程,根據全國統一的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流程示范圖文本,5月底前,分別制定我縣政府投資、社會投資等不同類型工程的審批流程圖。帶方案出讓用地的社會投資項目、小型社會投資項目(符合區域規劃環評且不涉及危險化學品等需要特殊審批的建筑面積不大于20000平方米的廠房、倉儲等生產辦公設施項目)不再對設計方案進行審核,將工程建設許可和施工許可合并為一個階段。
     5.實行聯合審圖和聯合驗收
    1推行“聯合審圖”。將消防設計審核、人防設計審查等技術審查并入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由建設單位委托施工圖審查機構進行審查,相關部門直接依據施工圖審查機構的審查報告出具審查意見,不再進行獨立的技術審查。按照相關施工圖多圖聯審管理辦法,明確多圖聯審的具體工作及審查內容、審查標準、審查方式和審查時限,施工圖審查機構按照統一審查標準進行審查,承擔技術審查責任,優化審查工作流程,原則上審查時限不超過15個工作日。
    2實行“多測合一”。一是縣住建局及時制定我縣工程建設項目竣工驗收“多測合一”工作制度,將竣工驗收事項涉及的測量項目和產權登記手續涉及的房產測繪、地籍測繪,合并為一個綜合性聯合測量項目,實行“一次委托、統一測繪、成果共享”,明確實施范圍、工作流程、資質要求等具體內容,并將“多測合一”事項納入網上中介服務大廳管理,做好機構入駐信息核查和行業行為監管。二是制定“多測合一”綜合技術標準,統一工程建設項目行政審批監管中建筑面積計算規則,明確“多測合一”的內容、精度、成果形式等要求,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等有關部門根據法定職責提出本部門竣工驗收監管所需的測繪內容清單和技術要求,納入綜合技術標準。
     3實行聯合驗收。一是縣住建局及時出臺我縣工程建設項目聯合竣工驗收實施方案,發改、規劃、消防、人防、檔案等參與限時聯合驗收,統一竣工驗收圖紙和驗收標準,統一出具驗收意見,明確聯合竣工驗收的具體參與部門、驗收事項及驗收流程;將聯合竣工驗收工作納入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平臺管理,實現“同時受理、集中實施、統一驗收、限時辦結”。二是在充分落實竣工驗收“多測合一”工作的基礎上,各專業驗收部門進一步加強事中監管,結合自身行政職能和技術職責,主動做好項目建設實施過程中行政指導及竣工驗收前技術檢測,探索逐步取消工程現場核實驗收環節,實現“同時受理、并聯核實、限時辦結”的聯合驗收模式。
     6.推行區域評估
    在開發區、現代產業園等有條件的區域,推行由政府統一組織對地震安全性評價、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環境影響評價、節能評價、雷擊風險評估、交通影響評價、壓覆重要礦產資源評估、氣候可行性論證、考古調查勘探等事項進行區域評估,發布區域評估報告。區域內工程建設項目共享區域評估評審結果,建設單位依據區域評估報告確定的相關要求進行設計。實行區域評估的,政府相關部門應在土地出讓或劃撥前,告知建設單位相關建設要求。
     7.推行告知承諾制
    1進一步減少審批前置條件,對于通過事中事后監管能夠糾正不符合審批條件的行為且不會產生嚴重后果的要件材料,可以允許采用承諾書形式,實行告知承諾制。
    2對已經實施區域評估范圍內的工程建設項目,相應的審批事項實行告知承諾制。申請人按照要求做出書面承諾的,審批部門可以直接做出審批決定。
   3對中小型社會投資工程建設項目,施工許可證核發之前的審批事項可以探索實行告知承諾制,以施工許可證核發為承諾期,先行做出審批決定??h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發改委、住建局等相關單位制定實行告知承諾制的審批事項清單和事中事后監管措施,明確告知承諾制適用類型及范圍并予以公布。
     8.推行限時辦結制
     按照《本方案》對工程建設項目審批事項規定的時限,各部門對符合法定條件的申請人在規定時限既不作出許可或不予許可決定、又不作出書面說明的,由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領導組責令其改正,視情對直接負責的主管人員和其他直接責任人員予以問責,情節嚴重、造成較大影響的移交有關機關給予相應處分。
    (二)統一信息數據平臺
     9.推廣應用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
    推廣應用全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加快推動電子政務,統一數據標準,加強業務協調,切實解決項目審批網上辦事的卡點、堵點問題,加快推進政務服務“一網通辦”和企業辦事“只進一扇門”、“最多跑一次”。各類工程建設審批服務事項全部納入工程建設審批平臺辦理,實現“應上盡上、全程在線”,杜絕“體外循環”,做到企業辦事“一證通用、一次登錄、全網通辦”。
    (三)統一審批管理體系
     10.“一張藍圖”統籌項目實施
    統籌整合各類規劃,劃定各類控制線,構建“多規合一”的“一張藍圖”。全面梳理我縣各類規劃與空間管控要素,建立“多規合一”協調機制;制定項目生成管理辦法,基本形成“多規合一”的“一張藍圖”,整合空間管控數據,明確生態保護紅線、永久性基本農田、城鎮開發邊界等控制線,形成管控邊界清晰、責任主體明確和管控規則明晰的空間規劃圖,實現利用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的 “多規合一”功能策劃生成項目;完成差異圖斑分析,制定消除空間規劃矛盾和差異的工作計劃; 12月底前,制定并實施項目生成管理辦法和“多規合一”協同平臺運行規則。通過“多規合一”業務協同平臺,建立空間協同機制,統籌各類規劃,以“一張藍圖”為支撐,統籌協調各部門提出項目建設條件,加速項目前期策劃生成。依托“一張藍圖”統籌安排年度項目,制定工程建設項目年度實施計劃。
     11.“一個窗口”提供綜合服務
    設立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綜合服務窗口,建立完善“前臺受理、后臺審核”機制,整合各部門和各市政公用單位分散設立的服務窗口,綜合服務窗口統一收件、出件,實現“一個窗口”服務和管理。
     12.“一張表單”整合申報材料
    各審批階段牽頭部門要梳理審批事項辦事指南,整合本階段所有事項所需的申報材料,統一制作一份辦事指南、一張申請表單,由同一階段各審批部門共同使用,每個審批階段申請人只需提交一套申報材料。5月底前,各審批階段牽頭部門制定各審批階段的辦事指南、申請表單、申報材料目錄,主動為申請人提供項目需要審批的事項清單。不同審批階段的審批部門應當共享申報材料,不得要求申請人重復提交。
     13.“一套機制”規范審批運行
   16月底前,基本建立健全工程建設項目審批配套制度,建立審批協調機制,協調解決部門意見分歧,確保審批各階段、各環節無縫對接。
   2政務服務機構要建立跟蹤督辦制度,實時跟蹤審批辦理情況,對全過程實施督辦。
   3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發改委、住建局等相關部門要主動加強與人大及司法機構的溝通協調配合,在12月底前基本完成改革涉及的相關規范性文件的“立改廢釋”工作,建立依法推進改革的長效機制。
   (四)統一監管方式
     14.加強事中事后監管
     建立與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相適應的監管體系,加強事中事后監管。5月底前,制定并實施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的相關制度和監督檢查辦法。全面推行“雙隨機、一公開”監管,明確工程建設項目檢查事項清單和檢查工作細則,實施重點檢查和專項檢查,嚴肅查處違法違規行為。建立基于不同風險級別的項目監管檢查機制,加大對高風險項目的監管力度。對于實行告知承諾制的審批事項,審批部門應當在規定時間內對申請人履行承諾的情況進行檢查,對申請人未履行承諾的,依法依規撤銷行政審批決定并追究申請人的相應責任。
     15.加強信用體系建設
     強化信用監管體系建設,完善申請人信用記錄,加強紅黑名單制度的實施,實行信用分級分類管理,對失信企業和從業人員進行嚴格監管,構建“一處失信、處處受限”的聯合懲戒機制。5月底前,出臺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守信聯合激勵和失信聯合懲戒合作備忘錄; 6月底前,依托六安市工程建設項目審批信用信息平臺,實現信用信息與安徽省公共信用信息共享服務平臺、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互聯互通。
     16.規范中介和市政公用服務
    16月底前,建立健全中介服務和市政公用服務管理制度,實行服務承諾制,明確服務標準、辦事流程和辦理時限,規范服務收費。依托六安市中介服務網上交易平臺,對中介服務行為實施全過程監管。
    2供水、供電、燃氣、排水、通信等市政公用服務要把相關審批服務項目全部入駐政務服務大廳,實施統一規范管理,為建設單位提供“一站式”服務。
     三、加強組織實施
    (一)強化組織領導
     成立由縣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的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領導組(領導組下設辦公室),切實擔負起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工作的組織協調和督促指導責任;各部門要密切協調配合,加強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投資審批制度改革等“放管服”各項改革任務的協同聯動,形成改革合力。 
    (二)嚴格督促落實
     縣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領導組辦公室會同相關部門建立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評估評價機制,重點評估評價改革落實情況等,并將有關情況報縣政府。對在規定時限內不予辦結,或在具體工作中領導不力,效能低下、敷衍塞責、工作滯后,嚴重影響全縣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整體推進的單位和個人,參照有關規定嚴肅問責。
    (三)加強宣傳引導
     要通過多種形式及時宣傳報道相關工作措施和取得的成效,加強輿論引導,增進社會公眾對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工作的了解和支持,及時回應群眾關切,為順利推進改革營造良好的輿論環境。

     件:1.霍邱縣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工作領導小組 

 成員名單
            2.霍邱縣全面開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實施

 方案工作任務分解表

 

附件1

霍邱縣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名單


    為貫徹落實黨中央和國務院關于推進政府職能轉變和深化“放管服”改革、優化營商環境的決策部署,按照《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全面開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的實施意見》(國辦發201911號)文件精神,縣政府決定成立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名單如下:
     副組長:張政政  縣委常委、副縣長
              曹良喜  副縣長、城關鎮黨委書記
     成  員:馮家勇  縣政協副主席、交通局局長
              王光華  縣政府辦主任
              王友寶  縣委編辦主任
              郜慶陽  縣督查考核辦主任
              郭祥杰  縣委宣傳部副部長
              臧旭東  縣發改委主任
              趙以明  縣住建局局長
              梁瑞平  縣經信局局長
                  縣司法局局長
                  縣財政局局長
              張仲舉  縣人社局局長
              任家杰  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局長 
              邢晉輝  縣生態環境分局局長
              周汝意  縣商務局局長
              馬為民  縣文旅體育局局長
                俊  縣衛健委主任
              黃家軍  縣統計局局長
                涌  縣數管局局長
              陳茂權  縣科技局局長
              傅云飛  縣教育局局長
              晏劍波  縣公安局局長
              程先德  縣民政局局長
              戴澤樸  縣退役軍人事務局局長
              王振明  縣審計局局長
              程東京  縣醫療保障局局長
              張家松  縣城管執法局局長
                  縣扶貧開發局局長
              張固明  縣市場監督管理局局長
              張德友  縣應急管理局局長
              聞慶東  縣農業農村局局長
              吳新年  縣水利局副局長
              徐玉華  縣公共資源交易監管中心主任
              劉承美  縣重點工程建設管理處主任
    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王涌兼任辦公室主任,辦公室副主任由縣發改委、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縣住建局分管業務負責人兼任。領導小組辦公室負責改革工作的協調組織和具體實施。建立工作運行機制,抽調與改革任務需要相適應數量的專門人員,組建工作專班。

 

附件2

    霍邱縣全面開展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實施方案

                  工作任務分解表  

序號

工作

任務

具體內容

牽頭單位

配合單位

完成

時限

1

主要

目標

全縣工程建設項目審批時間壓縮至69個工作日以內,其中帶方案出讓土地的非工業類建設項目壓縮至59個工作日以內,工業建設項目壓縮至40個工作日以內。

縣數管局

縣發改委、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縣住建局、縣生態環境分局、縣交通局、縣城管局、縣科技局等相關單位

20196月底前

2

精簡審批環節

梳理并提出所有審批事項的處理意見。

縣數管局

縣發改委、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縣住建局、縣生態環境分局、縣交通局、縣城管局、縣科技局等相關單位

20195月底前

3

制定并實施配套制度,做好上級下放事項承接工作。

縣住建局、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縣發改委、縣數管局、縣生態環境分局、縣交通局、縣城管局、縣科技局、人社局等相關單位

20195月底前

4

確定合并審批事項目錄,制定并實施審批事項合并辦理的具體規定,明確審批主體、辦事流程和完成時限。

縣住建局、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縣發改委、縣數管局、縣生態環境分局、縣交通局、縣城管局、縣科技局、人社局等相關單位

20195月底前

5

確定調整為政府內部協作的事項、管理方式和相關要求。

縣住建局、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縣發改委、縣數管局、縣生態環境分局、縣交通局、縣城管局、縣科技局、人社局等相關單位

20195月底前

6

調整審批時序。優化供水、供電、燃氣、排水、通信等市政公用基礎設施辦事環節,報裝提前到開工前辦理,在工程施工階段完成相關設施建設,竣工驗收后直接辦理接入事宜。在審批流程圖和辦事指南中明確所有審批事項的辦理時限。

縣數管局

縣發改委、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縣住建局、縣生態環境分局、縣交通局、縣城管局、縣科技局等相關單位

20195月底前

7

規范審批事項

按照國務院、省政府統一要求,統一審批事項和法律依據,逐步形成與省市相一致的審批事項名稱、申請材料和審批時限。

縣數管局

縣發改委、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縣住建局、縣生態環境分局、縣交通局、縣城管局、縣科技局等相關單位

20195月底前

8

合理劃分審批階段

制定縣工程建設項目立項用地階段、工程建設許可階段、施工許可階段、竣工驗收階段并聯審批相關管理辦法。

縣數管局

縣發改委、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縣住建局、縣生態環境分局、縣交通局、縣城管局、縣科技局等相關單位

20195月底前

9

工程建設項目的立項用地規劃許可、工程建設許可、施工許可、竣工驗收四個階段,每個階段實施一家牽頭、并聯審批、限時辦結,由牽頭部門組織協調相關部門嚴格按照限定時間完成審批。

縣住建局、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縣發改委、縣數管局、縣生態環境分局、縣交通局、縣城管局、縣科技局、人社局等相關單位

20195月底前

 

10

分類制定審批流程

分別制定我縣政府投資、社會投資等不同類型工程的審批流程圖。明確各類工程建設項目的審批階段、審批部門、審批事項和審批時限等要素。

縣數管局

縣發改委、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縣住建局、縣生態環境分局、縣交通局、縣城管局、縣科技局等相關單位

20195月底前

11

實行聯合審圖和聯合驗收

制定我縣施工圖多圖聯審管理辦法。將消防、人防、技防等技術審查并入施工圖設計文件審查,相關部門不再進行技術審查。

縣住建局

20195月底前

12

實行聯合測繪。制定我縣工程建設項目竣工驗收聯合測繪工作制度,將竣工驗收涉及的測量項目和產權登記涉及的房產測繪、地籍測繪,合并為一個綜合性聯合測量項目,實行一次委托、統一測繪、成果共享,明確實施范圍、工作流程、資質要求等具體內容,并將聯合測繪事項納入網上中介服務大廳管理,做好機構入駐信息核查和行業行為監管。

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縣住建局

20195月底前

13

出臺我縣工程建設項目聯合竣工驗收實施方案,規劃、消防、人防、檔案等參與限時聯合驗收,統一竣工驗收圖紙和驗收標準,統一出具驗收意見。明確聯合竣工驗收的具體參與部門、驗收事項及驗收流程;將聯合竣工驗收工作納入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平臺管理,實現同時受理、集中實施、統一驗收、限時辦結。

縣住建局

縣發改委、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縣住建局、縣生態環境分局、縣交通局、縣城管局、縣科技局等相關單位

20195月底前

14

推行區域評估

制定并實施區域評估細則。

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縣發改委、縣住建局、縣生態環境分局、縣交通局、縣農業農村局、縣水利局、縣城管局、縣商務局、縣文旅體育局、縣衛健委、縣數管局、縣科技局等相關部門

20195月底前

15

在開發區、產業園區等有條件的區域,推行由政府統一組織對地質災害危險性評估、環境影響評價、壓覆重要礦產資源評估、氣候可行性論證等事項進行區域評估,將原來需要由企業分頭進行的各項評估評審,改為由政府統一組織,按區域統一編制評估,將建設項目評估評審由單體把關轉變為整體把關、申請后評審轉變為申請前服務,區域內工程建設項目共享區域評估評審結果,項目無需單獨編報評估評審。實施區域評估的,政府相關部門應在土地出讓或劃撥前,告知建設單位相關建設要求的內容。

縣人民政府

縣經開區管委會、合高現代產業園管委會、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縣發改委、縣住建局、縣生態環境分局、縣交通局、縣農業農村局、縣水利局、縣城管局、縣商務局、縣文旅體育局、縣衛健委、縣數管局、縣科技局等相關部門

20195月底前

16

推行

告知

承諾制

對通過事中事后監管能夠糾正不符合審批條件的行為且不會產生嚴重后果的審批事項,實行告知承諾制。對已經實施區域評估范圍內的工程建設項目,相應的審批事項實行告知承諾制。

縣發改委、縣住建局、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縣生態環境分局、縣交通局、縣農業農村局、縣水利局、縣城管局、縣商務局、縣文旅體育局、縣衛健委、縣數管局、縣科技局等相關部門

20195月底前

 

17

 

制定我縣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告知承諾制管理辦法,明確告知承諾制的具體要求以及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的措施。

縣發改委、縣住建局、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縣經開區管委會、合高現代產業園管委會、縣生態環境分局、縣交通局、縣農業農村局、縣水利局、縣城管局、縣商務局、縣文旅體育局、縣衛健委、縣數管局、縣科技局等相關部門

20195月底前

18

一張藍圖統籌項目實施

制定項目生成管理辦法。

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縣發改委、縣住建局、縣生態環境分局、縣交通局、縣農業農村局、縣水利局、縣城管局、縣商務局、縣文旅體育局、縣衛健委、縣數管局、縣科技局、縣重點工程管理處等相關部門

20195月底前

19

基本形成多規合一一張藍圖,整合空間管控數據,嚴守已明確的生態保護紅線、永久性農田、城鎮開發邊界等控制線,形成管控邊界清晰、責任主體明確和管控規則明晰的空間規劃圖,實現利用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的多規合一功能策劃生成項目。

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縣發改委、縣住建局、縣生態環境分局、縣交通局、縣農業農村局、縣水利局、縣城管局、縣商務局、縣文旅體育局、縣衛健委、縣數管局、縣科技局、縣重點工程管理處等相關部門

20196月底前

20

完成差異圖斑分析,制定消除空間規劃矛盾和差異的工作計劃。

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縣發改委、縣住建局、縣生態環境分局、縣交通局、縣農業農村局、縣水利局、縣城管局、縣商務局、縣文旅體育局、縣衛健委、縣數管局、縣科技局、縣重點工程管理處等相關部門

20199月底前

21

統籌安排年度項目,制定工程建設項目年度實施計劃。

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縣發改委、縣住建局、縣生態環境分局、縣交通局、縣農業農村局、縣水利局、縣城管局、縣商務局、縣文旅體育局、縣衛健委、縣數管局、縣科技局、縣重點工程管理處等相關部門

201912月底前

22

一個窗口提供綜合服務

根據四個階段,在政務大廳設立工程建設行政審批綜合服務窗口,進一步完善前臺受理、后臺審核機制,在原有并聯審批綜合收發件基礎上,進一步整合各部門和各市政公用單位服務事項,通過統一收發件窗口統一收件、出件,實現一個窗口服務和管理。制定一窗受理工作規程。

縣數管局

縣發改委、縣住建局、縣自然資源局、縣生態環境分局、縣交通局、縣農業農村局、縣水利局、縣城管局、縣文旅體育局、縣衛健委、縣科技局、燃氣公司、供水公司、供電公司等單位

20195月底前

 

23

一張表單整合申報材料

各審批階段牽頭部門制定各審批階段的辦事指南、申請表單、申報材料目錄。

縣住建局、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縣發改委、縣生態環境分局、縣交通局、縣農業農村局、縣水利局、縣城管局、縣商務局、縣文旅體育局、縣衛健委、縣數管局、縣科技局等相關部門

20195月底前

24

一套機制規范審批運行

基本建立健全工程建設項目審批配套制度,建立審批協調機制,協調解決部門意見分歧,確保審批各階段、各環節無縫對接。

縣住建局、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縣發改委、縣生態環境分局、縣交通局、縣農業農村局、縣水利局、縣城管局、縣文旅體育局、縣衛健委、縣科技局、燃氣公司、供水公司、供電公司等單位

20196月底前

25

建立跟蹤督辦制度,實時跟蹤審批辦理情況,對全過程實施督辦。

縣數管局

縣發改委、縣住建局、縣生態環境分局、縣交通局、縣農業農村局、縣水利局、縣城管局、縣商務局、縣文旅體育局、縣衛健委、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縣科技局等相關成員單位

20196月底前

26

基本完成改革涉及的相關規范性文件的立改廢釋工作,建立依法推進改革的長效機制。

縣司法局

縣發改委、縣住建局、縣自然資源局、縣生態環境分局、縣交通局、縣農業農村局、縣水利局、縣城管局、縣衛健委、縣數管局、縣科技局等相關部門

201912月底前

27

加強事中事后監管

制定并實施加強事中事后監管的相關制度和監督檢查辦法。

縣住建局、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

縣發改委、縣數管局、縣生態環境分局、縣交通局、縣城管局、縣科技局、人社局等相關單位

20195月底前

28

加強信用體系建設

建立紅黑名單制度,實行信用分級分類管理,對失信企業和從業人員進行嚴格監管,構建一處失信、處處受限的聯合懲戒機制。

縣發改委

縣住建局、縣自然資源局、縣生態環境分局、縣交通局、縣農業農村局、縣水利局、縣城管局、縣公管局、縣商務局、縣衛健委、縣數管局、縣科技局等相關部門

20195月底前

29

依托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和工程建設項目審批信用信息平臺,與安徽省公共信用信息共享服務平臺和全國信用信息共享平臺互聯互通。

縣發改委

縣住建局、縣自然資源局、縣生態環境分局、縣交通局、縣農業農村局、縣水利局、縣城管局、縣公管局、縣商務局、縣衛健委、縣數管局、縣科技局等相關部門

20196月底前

 

30

規范中介和市政公用服務

建立健全中介服務和市政公用服務管理制度,實行服務承諾制,明確服務標準、辦事流程和辦理時限,規范服務收費。

縣發改委

縣住建局、縣自然資源局、縣生態環境分局、縣交通局、縣農業農村局、縣水利局、縣城管局、縣公管局、縣商務局、縣衛健委、縣數管局、縣科技局等相關部門

20196月底前

31

依托工程建設項目審批管理系統建立中介服務網上交易平臺,對中介服務行為實施全過程監管。供水、供電、燃氣、熱力、排水、通信等市政公用服務事項要全部入駐政務服務大廳,實施統一規范管理,為建設單位提供一站式服務。

縣數管局

縣發改委、縣住建局、縣自然資源局、縣生態環境分局、縣交通局、縣農業農村局、縣水利局、縣城管局、縣文旅體育局、縣衛健委、縣科技局、燃氣公司、供水公司、供電公司等單位

20196月底前

32

強化組織領導

成立縣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工作領導小組,由縣政府主要領導任組長,縣政府常務副縣長和分管副縣長任副組長。

縣政府辦公室

20195月底前

33

明確職責分工

各有關部門要高度重視,按照本方案明確的工作任務分工,切實承擔本部門的改革任務,及時出臺或修訂配套政策和制度文件,全面貫徹落實各項改革措施,確保各項任務落到實處。

各有關單位

20196月底前

 

34

嚴格督促落實

縣數管局會同縣督查考核辦,牽頭建立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考評制度,出臺考評辦法,加大考核力度。定期對改革工作落實情況進行檢查,對未按照相關規定和要求履行職責、完成工作任務的進行通報批評,確保改革順利推進。

縣督查考核辦、縣數管局

縣發改委、縣住建局、縣自然資源局、縣生態環境分局、縣交通局、縣農業農村局、縣水利局、縣城管局、縣公管局、縣商務局、縣衛健委、縣科技局等相關部門

20196月底前

35

做好宣傳引導

要充分運用報刊、廣播、電視、網絡等媒體,宣傳報道工程建設項目審批制度改革相關工作措施和工作成效,廣泛聽取公眾意見,增進社會公眾對改革工作的了解和支持,提高社會認知度和認可度,增強辦事企業的獲得感。

縣委宣傳部

各相關部門

201912月底前


標簽:
文件下載
政策咨詢

如果您對該政策文件有疑問,可以撥打標題上方的電話咨詢相關部門。

AV鲁丝一区鲁丝二区鲁丝三|506070欧美胖老太BBW|久久久精品一区|国产尤物亚洲精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