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促進全縣工業和民營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霍邱縣經信局根據《中共霍邱縣委霍邱縣人民政府關于2021年工業和民營經濟發展的意見》(邱發〔2021〕3號)文件精神起草制定了本方案?,F將《霍邱縣2021年度工業和民營經濟發展專項資金使用辦法(征求意見稿)》予以公布,征求公眾意見。征求期限自2021年6月9日起至2021年7月9日止。如有意見、建議,請通過:
1.登錄霍邱縣人民政府網“全縣政府網站意見征集平臺”(http://www.tuyjofm.cn/hdjl/yjzjk/index.html)留言;
2.電子郵箱hqjw13@126.com(郵件主題請注明:《霍邱縣2021年度工業和民營經濟發展專項資金使用辦法》建議)。
地址:霍邱縣政務中心A區909室,電話:0564—6021021。
附:《霍邱縣2021年度工業和民營經濟發展專項資金使用辦法(征求意見稿)》
霍邱縣2021年度工業和民營經濟發展專項資金使用辦法(征求意見稿)
為推動企業加快轉型升級,促進我縣工業和民營經濟持續健康發展,根據《霍邱縣2021年工業和民營經濟發展意見》(邱發﹝2021﹞3號)文件精神,制定本辦法。
一、資金安排、扶持范圍和原則
(一)資金安排。實行預算管理和總量控制,2021年度安排工業和民營經濟發展專項資金6000萬元。
(二)扶持范圍。重點扶持帶動性強、成長性好的縣首位產業、主導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扶持工業企業在轉型升級、品牌質量、產品研發、兩化融合、培育產業新動能、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項目;扶持企業規模擴大;扶持企業參展和創新營銷方式等。扶持的企業指在本縣區域內依法注冊、具備獨立法人資格的企業。
(三)扶持原則。
1.體現產業政策導向,堅持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并重;
2.突出重點,適度集中,扶優扶強扶新、寧缺毋濫。
二、扶持重點
(一)支持優勢產業集聚
對當年經縣招商引資領導組預審會研究同意新引進固定資產投資3000萬元以上的工業項目,按合同約定建成投產的,按照固定資產(不包括土地款)投資額給予所在園區或鄉鎮1%的補助,用于基礎設施建設,每個項目最高補助金額不超過40萬元(補助依據資料:招商引資協議書、項目備案表、工程建設和機器設備購買等稅務發票)。
(二)支持工業項目投資
1.對當年入統工業項目(含技術改造)給予5萬元獎勵。
2.對縣統計庫中當年上報固定資產投資超過5000萬元的工業項目給予5萬元獎勵。
3.對在統當年上報固定資產投資在5000萬元以下的工業項目統計員給予每月100元補貼;對在統當年上報固定資產投資在5000萬元(含)—1億元的工業項目統計員給予每月200元補貼;對在統當年上報固定資產投資1億元(含)以上的工業項目統計員給予每月300元補貼(獎補依據資料:縣統計部門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庫及其系統申報數據)。
(三)支持開展技術創新
1.對當年獲得省級及以上新產品、工業精品、“三首產品”、優秀智能產品、信息消費產品、優秀企業級和行業級工業互聯網、“網效之星”企業及首次進入省級電子信息及軟件行業重點企業、重大領域取得國家和省級技術突破,在省市獎補的基礎上,再分別給予20萬元的獎補(獎補依據資料:上級有關文件)。
2.對當年新授權發明專利(按正常申請程序獲證的,其他方式獲證的除外)的企業或組織每件給予5萬元獎補,如該發明專利被認定為高價值發明專利,再給予3萬元獎補。對高價值專利培育計劃項目驗收合格的,給予10萬元獎勵。對新獲得國家專利金獎、銀獎、優秀獎的單位,分別給予20萬、10萬、5萬元獎勵;對新獲得省級專利金獎、銀獎、優秀獎的單位,分別給予10萬、5萬、3萬元獎勵;對經知識產權管理部門批準開展專利導航、重大經濟科技活動知識產權分析評議通過評審驗收的單位,分別給予10萬元、5萬元獎補;對新獲得知識產權管理規范認證的單位,給予5萬元獎勵(獎補依據資料:有關文件、證書等)。
3.對開展專利權、商標權質押貸款的企業,按期還本付息,按貸款額度給予1%的貸款補貼。每家企業最高補貼不超過20萬元(獎補依據資料:有關合同、貸款資料等)。
4.對當年參加政府組織的各類創新創業大賽和工業設計大賽的參賽企業,給予5萬元獎補;對政府組織的參賽企業,獲得一、二、三等獎的,再分別給予20萬元、10萬元、5萬元獎補(獎補依據:上級參賽文件、參賽回執、獲獎文件和證書等)。
5.對獲得省市企業技術中心、工業設計中心、企業工程技術中心等,在省市獎勵的基礎上,再分別給予省級20萬元、市級10萬元獎勵(獎補依據資料:上級相關文件)。
(四)支持培育產業新動能
1.對當年認定的省級“5G+工業互聯網”、“5G+智慧應用”試點示范類項目分別給予100萬元、50萬元獎補,市級以上“5G+工業互聯網”、“5G+智慧應用”試點示范項目分別給予50萬元、10萬元獎補(獎補依據資料:上級有關文件)。
2.對當年工業企業使用機器人和“智慧餐廚”工程中使用的烹飪機器人給予購價的15%的補貼,單個企業最高補貼60萬元(補貼依據資料:機器人購置稅務發票)。
3.對當年認定的省、市級智能工廠,在省市獎補基礎上再分別給予50萬元、20萬元獎補。對當年認定的省、市級數字化車間,在省市獎補基礎上再分別給予20萬元、10萬元獎補(獎補依據資料:上級有關文件)。
4.對當年通過國家及省兩化融合管理體系評定、評定為制造業與互聯網融合發展試點企業和科技成果轉化示范企業(項目)的,在省市獎補基礎上再分別給予50萬元、20萬元獎補。對獲得工業互聯網領域國家級、省級優秀解決方案的,在省市獎補基礎上再分別給予50萬元、20萬元獎補(獎補依據資料:上級有關文件)。
5.對當年實施過程控制系統(PCS)、制造執行系統(MES)、企業資源計劃系統(ERP)應用的項目分別給予10萬元獎補(獎補依據資料:項目實施合同、系統應用資料和稅務發票等)。
6.對當年機器設備投資超過200萬元(對使用機器人的不重復享受)、進入縣統計局固定資產投資項目統計庫的技改項目,在市級對設備補貼的基礎上,再給予設備5%的補貼,單個項目最高50萬元。對新認定的市級技改示范項目,在市獎勵的基礎上,再給予20萬元獎勵(補貼依據資料:技改項目備案表、縣統計局固定資產投資項目庫項目名單、機器設備購置發票及明細表和相關文件)。
(五)支持企業做大做強
1.對當年新增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分別給予10萬元獎補。其中電子信息類企業給予15萬元獎補(獎補依據資料:統計部門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統計庫)。
2.對當年產值首次突破1億元、3億元、5億元、7億元10億元、20億元、50億元、100億元、200億元的工業企業,分別給予管理團隊5萬元、6萬元、10萬元、15萬元、20萬元、30萬元、40萬元、50萬元、60萬元獎補。其中對產值首次達到1億元的數字技術企業給予20萬元獎補(獎補依據資料:統計部門統計數據)。
3.對當年稅收超過3000萬元(采掘業5000萬元)、5000萬元(采掘業8000萬元)和億元(采掘業1.5億元)以上工業企業的管理團隊,分別給予15萬元、30萬元、50萬元獎補(獎補依據資料:稅務部門稅收統計數據)。
4.對規模工業企業統計員每年平均每人給予3600元補貼,對規下樣本點企業統計員每年平均每人給予1200元補貼(補貼依據資料:規模工業企業統計庫和統計人員花名冊)。
5.對當年認定的省級“成長性示范企業”,給予20萬元獎補;對于評定為縣“成長性示范企業”的,給予5萬元獎勵(獎補依據資料:分別依據上級有關文件和根據《霍邱縣成長性示范企業認定管理辦法(試行)》)。
6.支持企業股改上市掛牌。對企業掛牌前引進股權投資并完成股改的,給予股改企業到位投資額5%但最高不超過100萬元的補助。對在滬、深證券交易所成功上市的企業,給予500萬元獎勵;對在香港聯交所及國外證券交易所上市的企業,首發上市成功的給予100萬元獎勵,獲得再融資的再給予400萬元獎勵;對縣內企業按規定異地“買殼”或“借殼”上市的,將注冊地遷回霍邱并承諾不遷出的,獎勵500萬元;縣外上市公司將注冊地遷入霍邱園區并承諾不遷出的,獎勵500萬元;對企業在“新三板”成功掛牌,給予75萬元獎勵;對“新三板”掛牌企業轉板上市的,按照上市獎勵標準予以補齊;對在安徽省股交中心成長板及科創板精選層新增的掛牌企業,給予15萬元獎勵;對在安徽省股交中心其他板塊新增掛牌企業,給予10萬元獎勵;對在境內外上市和在“新三板”掛牌的企業獲得股票融資和再融資并用于我縣投資的,按實際投資額的1%給予獎勵,單次不超過100萬元(獎補依據資料:上市、融資和投資相關資料,由縣財政局具體審核)。
7.支持經濟主管部門開展專業培訓。安排100萬元專項資金,對中小企業各類人才、經濟主管部門和鄉鎮負責人進行分類培訓。
(六)支持企業提高質量競爭力
1.對新認定中國馳名商標、省商標品牌示范企業、政府質量獎、制造業高端品牌、知識產權示范企業、優勢企業及示范園區,在省市獎補基礎上,再分別給予國家級50萬元、省級20萬元、市級10萬元獎補。對獲得省、市政府質量提名獎的企業在省市獎補基礎上再分別給予10萬元、5萬元獎補。對當年獲得省級及以上信息消費體驗中心、信息消費創新產品認定的工業企業,給予 10 萬元一次性獎勵(獎補依據資料:相關文件、證書等)。
2.對新認定的國家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示范區和新獲批的國家地理標志運用促進工程項目,分別給予申請人10萬元獎勵(獎補依據資料:相關文件、證書等)。
3.對新認定的省專業商標品牌基地的申請人給予20萬元獎勵(獎補依據資料:相關文件、證書等)。
4.對當年新認定為地理標志證明商標、集體商標的注冊人和地理標志產品的申請人,在省市獎補基礎上,再給與20萬元獎補;對新核準注冊的國際商標所屬本縣注冊登記企業,給予每件2萬元獎勵;同一國際商標經2個(含2個)以上國家注冊的,給予每件4萬元獎勵(獎補依據資料:相關文件、證書等)。
5.對當年主導制定國際標準、國家標準、行業標準和地方標準的(前三名),在省市獎補基礎上,再分別給予50萬元、20萬元、10萬元和5萬元的獎補。對當年新獲得質量、環境、職業健康安全管理體系認證的“四上”企業分別給予1萬元獎勵(補依據資料:相關文件、證書等資料)。
6.對于獲得“三品”示范企業、綠色工廠、綠色產品、綠色供應鏈的規模工業企業,分別給予省級20萬元、市級10萬元獎勵(補依據資料:相關文件、證書等)。
7.對獲得國家級綠色礦山的,給予30萬元一次性獎勵。對當年獲得省“五個一百”優秀企業的,給予20萬元獎勵(補依據資料:相關文件、證書等)。
8.對參加縣級以上政府組織的展銷會(博覽會)的企業,單個展位費低于1萬元(含)以下的全額給予補助;單個展位費高于1萬元的,在給予1萬元全額補貼基礎上,對高出部分給予50%的補助;對參加政府部門組織的在央視等主流媒體進行工業精品宣傳的,在省市補貼基礎上,再給予50%的費用補助(獎補依據資料:相關文件、費用憑證等)。
9.對進出口企業當年實現進出口額達到300萬美元以上的,給予10萬元補貼;每增加100萬美元,給予5萬元補貼;單個企業補貼最高不超過100萬元。對利用外資年達到300萬美元以上的企業補助10萬元(獎補依據資料:由縣商務部門另行制定)。
(七)支持民營經濟發展
1.對當年進入省、市民營經濟百強排序的上榜企業,分別給予10萬元、1萬元獎補(獎補依據資料:相關文件等)。
2.對認定為國家級及省級小微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的,在省市獎補基礎上,分別給予50萬元、30萬元獎勵;對通過復審的國家級及省級小微企業創業創新示范基地、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分別給予20萬元、10萬元獎勵;對認定為市級中小企業公共服務示范平臺的,在市獎補基礎上,分別給予10萬元獎勵;對獲得市級優秀“小微企業園”稱號的,在市獎補基礎上給予50萬元獎補(獎補依據資料:相關文件、證書等)。
3.對當年獲得專精特新“小巨人”、“行業小巨人”、“專精特新”冠軍企業,在省市獎補基礎上,再分別給予國家級50萬元、省級30萬元、市級10萬元獎補(獎補依據資料:相關文件等)。
4.對當年獲得省、市、縣級“專精特新”稱號,在省市獎勵基礎上,再分別給予15萬元、5萬元、5萬元獎補;對當年進入市“專精特新”培育庫企業,在市級獎補基礎上,再分別給予5萬元獎補(獎補依據資料:相關文件等)。
三、申報審批程序
(一)縣經信局按照本辦法及上級有關文件要求,起草并下發申報通知,確定申報相關事宜。申請上述獎勵的企業,需在通知規定時間內向縣政務服務中心經信局窗口統一申報。
(二)扶持工業企業項目,由縣經信局對企業提交的材料進行初審后,對需要委托第三方機構進行認定的,委托第三方機構通過現場查看和原始憑證核對,出具《審計報告》或檢查報告。
四、專項資金使用管理
(一)對所獎補的項目,在縣政府網站公示,公示無異議的,由縣經信局報縣政府審批。
(二)縣政府批準后,由縣經信局按照本使用辦法及相關規定將獎補資金撥付至企業。
(三)縣財政局要加強資金撥付方面的監督。
(四)申報項目的企業,若有弄虛作假騙取專項資金情形的,一經查實,除依法收回專項資金外,三年內不得申報專項資金項目,情節嚴重的,納入失信企業名單。
(五)專項資金結轉結余部分,由縣財政局按程序收繳國庫。
五、附則
(一)本辦法由縣工業富縣領導組辦公室負責解釋。(二)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執行。
修改意見:1. 針對“2.對當年新授權發明專利(按正常申請程序獲證的,其他方式獲證的除外)的企業或組織每件給予5萬元獎補,如該發明專利被認定為高價值發明專利,再給予3萬元獎補?!保?)該意見中應對發明專利進行區分,該“發明專利”是否包含國內發明專利和國際發明專利,文件表述不清晰,同一個專利是可以同時獲得國內和國際授權的,也是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布的高價值發明專利認定的一種(建議更改為,比如:國內發明專利授權獎補*萬,國際發明專利授權獎補*萬,若該發明專利被認定為高價值發明專利,再給予3萬元獎補);(2)(按正常申請程序獲證的,其他方式獲證的除外)——表述不明確,何為正常申請。(建議可否修改為“霍邱縣企業或組織自主申請并獲授權,非縣外轉讓并授權”,或者將該項去除。)
采用情況:在該條后面加括號(同時獲得國內和國外授權的,不重復獎補)進行補充說明。經與市監局相關股室對接,“按正常申請程序獲證的,其他方式獲證的除外”進行保留。
修改意見:2. 強烈建議政府制定文件有效期為“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執行”,但是隨之而來還有個問題,那么如果按照“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執行”的話,那么從2021.1.1-方案發布之間按照哪個方案執行呢?
采用情況:在附則中添加了“本辦法自2021年1月1日起執行 ”。
修改意見:1. 針對“2.對當年新授權發明專利(按正常申請程序獲證的,其他方式獲證的除外)的企業或組織每件給予5萬元獎補,如該發明專利被認定為高價值發明專利,再給予3萬元獎補?!保?)該意見中應對發明專利進行區分,該“發明專利”是否包含國內發明專利和國際發明專利,文件表述不清晰,同一個專利是可以同時獲得國內和國際授權的,也是國家知識產權局公布的高價值發明專利認定的一種(建議更改為,比如:國內發明專利授權獎補*萬,國際發明專利授權獎補*萬,若該發明專利被認定為高價值發明專利,再給予3萬元獎補);(2)(按正常申請程序獲證的,其他方式獲證的除外)——表述不明確,何為正常申請。(建議可否修改為“霍邱縣企業或組織自主申請并獲授權,非縣外轉讓并授權”,或者將該項去除。)
采用情況:在該條后面加括號(同時獲得國內和國外授權的,不重復獎補)進行補充說明。經與市監局相關股室對接,“按正常申請程序獲證的,其他方式獲證的除外”進行保留。
修改意見:2. 強烈建議政府制定文件有效期為“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執行”,但是隨之而來還有個問題,那么如果按照“本辦法自發布之日起執行”的話,那么從2021.1.1-方案發布之間按照哪個方案執行呢?
采用情況:在附則中添加了“本辦法自2021年1月1日起執行 ”。
關于《霍邱縣2021年度工業和民營經濟(中小企業)專項資金使用辦法》的解讀
一、決策背景和依據
為深入實施工業富縣戰略,進一步促進全縣工業和民營經濟實現持續健康發展,根據《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小企業促進法》、中共安徽省委安徽省人民政府《關于進一步激發民營企業創業熱情成就企業家創意創新創造推進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的若干意見》(皖發〔2021〕10號)、中共霍邱縣委、霍邱縣政府《關于2021年工業和民營經濟發展的意見》(邱發〔2021〕3號) ,制定《霍邱縣2021年度工業和民營經濟(中小企業)專項資金使用辦法》。
二、制定意義和總體考慮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扎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比蝿?,保持對經濟恢復的必要支持力度,持續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增強發展內生動力。省委經濟工作會議要求要更加精準有效支持市場主體發展,大力支持民營經濟發展,推動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全國工業和信息化工作會議要求培育壯大優質企業,聚焦基礎技術和關鍵領域,大力提升制造業創新能力,大力支持中小企業發展。
本《辦法》是《關于2021年工業和民營經濟發展的意見》的配套文件,著力培育企業做大做強,支持產業集聚,激勵企業開展技術創新,培育產業新動能,實現企業提質增效,促進產業轉型升級。專項資金重在引導,鼓勵企業向更高層次發展。
三、研判和起草過程
文件由縣經信局組織人員進行起草,并多次經縣經信局班子會議內部進行討論;期間,召開部分鄉鎮、園區縣直部門和部分企業座談會,進行討論修改。而后通過OA系統再次征求鄉鎮、園區和縣直單位意見。在吸納部分建議基礎上,于6月中旬在政府網站公示,廣泛征求社會意見,進一步修改完善后報送縣司法局進行合法性審查,通過合法性審查后報送縣政府常務會議審定。
四、工作目標
重點扶持帶動性強、成長性好的縣首位產業、主導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扶持工業企業在轉型升級、品牌質量、產品研發、兩化融合、培育產業新動能、技術改造和技術創新項目;扶持企業規模擴大;扶持企業參展和創新營銷方式等。扶持的企業指在本縣區域內依法注冊、具備獨立法人資格的企業。
五、主要任務
一是搶抓皖北承接產業轉移集聚區建設機遇,圍繞“1+1+3”產業集聚平臺,培育優勢產業,實現產業集聚發展。二是根據國家產業政策導向和投資方向,謀劃實施一批產業層次好、科技含量高、投資強度大、創新有特色的重大項目,加大工業招商工作力度,推深做實“積樹造林”工程。三是鼓勵加大科研投入,支持建設創新載體,強化企業的創新能力。四是加強5G基礎設施建設,為發展數字經濟提供基礎保障,加快產業數字化轉型,實施“老樹育新干”工程,以高端化、智能化、信息化、自動化、綠色化、創新化“六化”為重點方向,增強企業發展新動能。五是開展“梯次培育”活動,實施“小升規”、“規模企業遞次納規”行動,培育壯大企業主體。六是展質量提升、品牌創建活動,大力實施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三品”行動,著力提升品牌質量,加快綠色制造發展。七是積極培育市場主體,全面落實返鄉創業的政策措施,開展“專精特新”企業培育行動。
六、創新舉措
一是體現產業政策導向,堅持經濟效益與社會效益并重。二是突出重點,適度集中,扶優扶強扶新、寧缺毋濫。
七、保障措施和下一步工作
縣委、縣政府將加大獎懲力度,對工業項目建設、企業創新創牌、轉型升級、做大做強、經營管理人員培訓、工業企業統計人員等進行扶持和獎補。申報項目的企業,若有弄虛作假騙取專項資金情形的,一經查實,除依法收回專項資金外,三年內不得申報專項資金項目,情節嚴重的,納入失信企業名單。專項資金結轉結余部分,由縣財政局按程序收繳國庫。